长三角主要领导今天在沪座谈 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
2、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编制完成为标志,进一步明确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和内容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体现各方需求,汇聚大家智慧。三年行动计划是开门编制的,三省一市的多个层面、各个方面都积极参与其中,共提出了180余项合作需求和工作建议,在三轮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面又提出了360多条反馈意见。经反复会商协调,绝大部分需求、意见和建议都在行动计划中得到了体现。二是聚焦关键领域,确定重点任务。三年行动计划的内容,覆盖12个合作专题,并拓展到产业合作和民生工程方面。同时进一步聚焦交通互联互通、能源互济互保、产业协同创新、信息网络高速泛在、环境整治联防联控、公共服务普惠便利、市场开放有序等7个重点领域,形成了一批项目化、可实施的工作任务。三是展现共同愿景,明确节点目标。到2020年,长三角地区要基本形成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建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创新引领的区域产业体系和协同创新体系,绿色美丽长三角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区域公共服务供给便利化程度明显提升,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排头兵地位更加凸显,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基本建立,在此基础上,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会议商定,对比较紧要又具备条件的事,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立即着手做,抓紧干起来。为此,梳理提炼了30多项重点合作事项清单,包括专项行动、重点项目、实施方案和规划编制等,纳入近期工作要点,确保合作事项能够落地。重点是推进“六个一批”:
1、抓紧编制一批专项规划
比如,提升长三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已经启动了长三角区域城际铁路网规划编制工作。
2、启动实施一批专项行动
比如,三省一市积极谋划制定5G先试先用行动,在长三角率先布局5G网络建设,开展综合应用示范,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引领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
3、率先制定一批实施方案
比如,作为国家批复的唯一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编制了建设“信用长三角”行动方案,在长三角范围内构建起“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工作格局。
4、推动落实一批重大项目
比如,目前三省一市已落实了打通省际断头路第一批17个项目,今明两年全面开工。
5、积极搭建一批合作平台
比如,共建覆盖三省一市的G60科创走廊,研究规划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
6、全力推进一批民生工程建设
比如,积极研究探索急诊和部分门诊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可行性;实施民生档案“异地查档、便民服务”等项目。同时,还将旅游、体育、养老等人民群众关心的合作事项纳入三年行动计划,努力使长三角一体化的实践成果惠及百姓。
3、以保障工作落实为重点,进一步构建更加务实有效的合作协调机制
明确了三条原则:
1、统筹协调要更加有力
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和协调解决区域性重大问题;充分发挥主要领导座谈会决策功能,有效发挥联席会议协调功能、联席办和专题组的执行功能,强化三级联动。
2、合作机制要更加完善
已经共同组建了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在上海实现了集中办公。下一步,重点围绕行动计划的实施,在综合协调和督促落实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成为上下协同、四方联动的枢纽和平台。同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为主、多方参与的原则,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参与合作。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工作要唱好“大合唱”,真正体现大家的事大家一起办。
3、政策措施要更加有效
要与时俱进创新方式方法,善于运用多元化政策手段和工具,促进一体化发展向纵深推进。三省一市就共同设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投资基金签署了框架性协议,基金将重点投向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科技创新等领域。下一步,还将在国家指导支持下,探索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等机制。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通过三省一市的共同努力,长三角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一定能够在一体化的进程中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