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7日今日立冬:立冬习俗盘点 立冬补冬吃什么

人民网   2017-11-07 08:35

立冬·美食记忆

  立冬习俗以食为重,民间有“立冬补冬,补嘴空”之说,也就是立冬进补,自古传承至今。

  立冬之日,不妨跟着文艺星青年一起看看名人笔下最爱的冬日美食,从文字间中体会这些饱含爱与温度的菜肴。

  汪曾祺:最爱儿时的乌青菜和冻豆腐

  冬天吃的菜,有乌青菜、冻豆腐。乌青菜塌棵,平贴地面,江南谓之“塌苦菜”,此菜味微苦。我的祖母在后园辟一小片地,种乌青菜,经霜,菜叶边缘作紫红色,味道苦中泛甜。乌青菜与“蟹油”同煮,滋味难比。豆腐冻后,不知道为什么是蜂窝状。化开,切小块,与鲜肉、咸肉、牛肉、海米或咸菜同煮,无不佳。冻豆腐宜放辣椒、青蒜。

  ——汪曾祺《冬天》(节选)

  朱自清:怀念父亲筷子掉下来的豆腐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朱自清《冬天》(节选)

  梁实秋:冬日糖葫芦,另有风味

  夏天喝酸梅汤,冬天吃糖葫芦,在北平是人人都能享受的事。不过东西也有精粗之别。琉璃厂信远斋(始建于乾隆五年)的酸梅汤与糖葫芦,特别考究,与其他各处或街头小贩所供应者大有不同。 北平糖葫芦分三种。一种用麦芽糖,北平话是糖稀,可以做大串山里红的糖葫芦,可以长达五尺多,这种大糖葫芦,新年厂甸卖的最多。麦芽糖裹水杏儿(没长大的绿杏),很好吃,做糖葫芦就不见佳,尤其是山里红常是烂的或是带虫子屎。另一种用白糖和了粘上去,冷了之后白汪汪的一层霜,另有风味。

  ——梁实秋《雅舍谈吃》(节选)

  莫言:心心念念红烧肉

  第二天,单位果然宰了一头大肥猪,肉被切成拳头大的块儿,红烧了半锅。馒头是新蒸的,白得像雪花膏似的;猪肉炖得稀烂,入口就会融化。啥叫幸福?啥叫感激涕零?啥叫欣喜若狂?这就是了。

  ——《会唱歌的墙》节选

  立冬了,天冷了,你是不是更想远方的亲人了呢?赶紧给家里打个电话吧~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
  •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
  • 1870万人次 全国铁路迎来“五一”节前出行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