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90周年朱日和大阅兵:活捉满广志什么梗?简历照片

人民日报   2017-07-31 09:23

 

  央广网北京1月26日消息(记者邓曦光)全军优秀指挥员、第38集团军某红军团长满广志,从军事科学院硕士毕业后,决心到一线部队摔打磨炼,慢慢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经过一线部队的风霜洗礼,如今已经不惑之年的满广志,满脸的沉着稳重。说起打赢信息化战争,满广志认为,部队不但要精通信息化新型装备,还要善于摸索使用出奇制胜的战法。近年来,满广志带领部队先后研究创新30多项数字化部队的训法战法,为陆军部队信息化建设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

  那么,在信息化强军兴军的路上,满广志又会遇到哪些波折呢?

  2010年,满广志出任松骨峰英雄团团长,受领信息化建设试点任务,全团官兵站在了陆军信息化建设最前沿,承担起探索陆军部队整建制迈向信息化转型的重任。

  记者:刚开始到这个团的时候,是怎么样一步一步把这新装备摸透,研究好新战法,这个时候怎么当好探路先锋的?

  满广志:我有一定的基础吧,刚才说了,因为经历过营、团的岗位,同时自己也有这方面的知识基础也,相当来说更了解一些特点和规律。

  满广志说,从履带式机步团到轮式机步团,跨越的难度不小。但是面对全新的编制、全新的装备、全新的任务。满广志吸收借鉴了美国陆军转型标杆部队——“斯特赖克”旅的建设经验,吸纳了一批具备高学历、实践能力强的信息化能手,全团上下一心,集体攻关,新装备列装不到两年就初步形成战斗力。

  满广志:就是确保这些信息化新装备能够尽快的形成战斗力,要干成事,肯定要有干成事的人,抓人才培养,让大家具备完成任务的素质。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给他确定合适的目标,让他去努力,你比如说按照我们信息化部队新编当时有,有两站一室,叫数据管理站,网络管理站,情报总编室,这是跟过去没有信息化之前跟一般部队的不同,那么两站一室这个骨干的挑选上那作为军事主管要亲自把关,因为这个是他确保我们信息化建设能够富有成效,或者是进展高效的一个核心团队,这几个人非常关键,那要亲自把关,亲自筛选,一方面这个人是的料他具备这个基础,另一方面这个人愿意干,而且想干好,第三个,他确确实实具备组织管理才能,只有这样的话,他能参与这个核心团队,在跟大家一块把这个信息化的关键问题去研究,去解决,记得把新毕业的几个研究生,都充斥到这个队伍里面去了,有一个清华的本科生,后来到国防科大读的研究生,有一个国防科大本硕连读的研究生,4、5个人,非常优秀组成一个小团队,那就是赋予任务,明确目标给他,然后你可以提条件,你说你需要什么保障,那么团里面就可以全力给你解决,让你去一心一意的研究问题,把难题各个克服,最新的指挥中心信息系统下发下来了,那你要全程跟踪,就是装备研发过程当中,部队就要参与,要提建议,说出他的生产制造过程,研发过程,对我们部队尽快的掌握新装备是很好的办法,总部推广这么一个方法实际上。

  满广志入伍22年,经历了20多次大型实战演习。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一路是“打”过来的。2014年9月下旬,“卫勤使命—2014” 实兵对抗综合卫勤保障演习在朱日和训练基地打响。满广志带领红军团与我军首支信息化蓝军首次展开对抗。

  记者:这一次我们跟我军第一支信息化蓝军真刀真枪的对抗,别人肯定见到他都会觉得有点胆怵,因为他的战绩实在是太好了,六胜一负,但我们这来了这以后,心里面有没有打过鼓?

  团长:这次的后勤保障演习,总部之所以选择我们这两支部队,我觉得也是有考虑的,而且总部直接定到我们这个团,明确了我们团参演,一方面考虑我们这个团的历史传统比较厚重,是一个红军团,另一个考虑我们信息化在程度比较高,是全军吧,应该是在信息化转型方面走在前列的这么一个部队。

  这样把两支都有鲜明特点的部队放在一起,搞对抗,军事搭台,这样能够把这个平台搭的更逼真一些,实战化程度更高一些。应该说这个要求无理,作为这个专业化蓝军,今年这个战绩应该是比较辉煌的,七场对抗,六胜一负,这都是有目共睹,但是我们觉得我们有这个信息化的装备,有这个动态信息化建设,还有我们是一个老部队,在心理上我们不发怵。

  满广志心里明白,他所带的部队尽管经历过大型实战任务的锤炼,但是客场作战,还是要摸清楚这支蓝军的特点:

  当然了,战术上要重视,人家经过七场的历练,应该说在地形的熟悉,战法的运用还有整个协同的控制能力上面,应该肯定有人家的独到之处,过人之处,主场作战。你比如说,对地形进一步的熟悉,第二个就是对蓝军的情况,敌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把他们参加前几场演习的相关资料,都从各个渠道搜集过来了,进行深入研究,到底蓝军他是什么样的特点,他怎么打赢这六场对抗的,我们进行研究分析,熟悉敌人什么样。第三个针对我们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特点,进行我们自己作战编组的研究,基本战术手段的研究。再一个就是还要考虑整个演习的进程,因为你要配合卫勤行动,红军主要配合卫勤行动,你概括就是带着镣铐跳舞等于是。你比如说你必须要在什么什么地点发动一场战斗,你这样就相当于说红方是透明的,红军是透明的,蓝军他是在暗处的,就是这么个情况,因为我们要严格按照导演部的计划来走,那蓝军可能就不一定了,他就更灵活一些,灵活性更高一些。

  虽然做了充足准备,但是在预演的第一轮较量中,红军团在强敌面前还是败下阵来:

  满广志:他们利用东道主这个优势可以和基地相互配合,可以通报一些情况,刚开始的时候确实估计不足,但是没有想到他在我们的作战敌营内布设了这么多侦查兵,这样就给我们作战行动带来一个很大的被动。因为在那种的地形一览无余对整个我们红军部署,让我们作战刚开始是非常被动的,蓝军的后备是比较厉害的。我们基地展开阶段还是形成打击的,对我们火力毁伤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好多装甲车辆也好,还是保障分队也好,莫名其妙的就冒了烟,被命中了。搞不清是怎么回事都,通过第一次、第二次我们逐步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那么采取了措施第一个就是反侦查,反渗透,我们的侦查分队专门然后专门明确驱警分队,搜剿分队,对整个作战地域清场,把它的侦察兵、侦查车辆全部驱离。

  满广志说,战场上瞬息万变,要想信息化装备更好地发挥威力,关键时刻还要讲究战法:

  满广志:但是在具体的一线的战场上是完全是自主对抗的,是随机产生伤员,战胜力也是随机的,我也不知道最后我战胜多少,看你一线官兵,斗智斗勇。再举个例子,三营长回来跟我讲,这一个连要正面展开,吸引敌人火力,以两个连从谷地里面包抄,这一个连我全部任用了,就是让另外两个连绕道侧后去,把他任务完成,独占这个山头,知道正面进攻肯定是全不要无论是车辆还是人员,全部要战死,但是这为了吸引火力,吸引他的注意力,一切指挥需要动脑筋的问题,具体的这个山头怎么攻,他的地形怎么样都要靠一级的指挥员的这种灵机处置,灵活指挥。

  记者:怎么这种方法是不是有点太冒险了?

  满广志:是啊,但是有时候必须冒险,作战也好,打仗也好,没有冒险精神肯定是不行的,按部就班的中规中矩的打仗肯定是打不好的。后来正式演练当中,我们觉得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满广志经常挂在嘴边一句话是,军人只有两种状态,战斗和准备战斗,只有记住战争才能拥抱和平;而要真正做到一点,必须要坚定对国家负责的信念:

  满广志:22年的军旅生涯我觉得,最关键的就是一种对信念的坚持,这种信念来源于你对国家也好,对组织也好,还是对身边人也好吧,这种责任,也来源于你对自己的一种鞭策,一种期许,毕竟你想有所作为,所以说我觉得有痛苦,有彷徨,更多的是一种欣慰。因为我觉得22年一步一步地走过来,问心无愧,很踏实吧,也可以这么说谁也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谁也不知道自己能飞多高。但是提是我的信条四个字,知足奋进,既是一种平和的心态,还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在里面我觉得知足奋进,既要对目前很欣慰,同时还要不断的进去,有句话加出世的心干入世的事,我觉得这个非常关键的就是这种心态,我觉得不要怨天尤人有什么东西打什么仗,那么你既然是这个基础,你做了这个程度,那首先你要问心无愧,这个基本上你要去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奋斗,进取吧,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觉得就是这么一种积极心态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我问心无愧就足够了。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朱立伦再轰赖清德“独裁”:对外跪拜 对内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