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二线城市提出“租房落户” 租房落户能上学区名校么
租购同权,能否落到实处?
业内人士认为,取消购房落户政策,将租赁房屋纳入“合法稳定住所”的范畴,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此前,住建部等九个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选取广州、深圳、南京等12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未来,这12个城市是否会加入“租房落户”的阵营?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肯定会”。
租房可以落户,可以说是“租购同权”在户籍领域的体现。采访中,更多市民关心,租房真的能够享受到和买房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房地产研究员刘卫民指出,人们更期待与户籍捆绑在一起的优质公共资源。
刘卫民说:“从现在大家的诉求来看,可能只是‘住’还不行,大家更加关注在住房之上的一些社会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等。过去社会公共服务的配置往往是跟户籍人口挂钩的。现在要和常驻人口挂钩。”
租房落户,能上学区名校么?
以眼下火热的“学区房”来说,不少家长期待,租房落户是不是就意味着孩子可以上学区名校?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想法并不现实。
以无锡为例,无锡市户籍人口的入学条件是:户口、房产证、实际居住地三项统一。这也就意味着尽管租房落户满足了“户籍+实际居住”两个条件,但是并不满足“房产证”这一入学条件。
此外,租房落户必须征得房东的同意。有业主表示,考虑到今后稀缺公共资源可能有的“排他性”条件,以及现阶段的租售比,对于自己不公平。
保障租购同权,需要政策跟进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基于租赁关系的立场不同,房主一般不会愿意承租人落户,这就可能引发权利分割的冲突,引发租金上涨,关键是要看政策细则如何设置与落地。
媒体评论员马立明也认为,保障租购同权,需要有更为细致的操作政策跟进。马立明说:“我们要客观地看到这一新政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同权的人多了,但优质教育资源规模有限,如何分配是个难题。因此,新政必须有细节操作的跟进,不能是‘一刀切’,而是‘组合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