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重游云南忆西南联大往事:我学号是“联580”

中国新闻网   2017-05-28 14:40

­  5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时隔4年后,再次回到曾经生活的云南,故地重游。27日下午,95岁高龄的他现身腾冲石头纪酒店,和媒体分享此行收获,并寄语青年。

­  分享会现场。中新网 图

­  忆西南联大:“终生难忘”

­  作为西南联大的第一届学生,杨振宁的分享自然从西南联大开始。他表示,这段经历终生难忘。

­  1938年夏,杨振宁在昆华中学(今昆明市第一中学)读高二,就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南联大录取。随后,他在西南联大本硕连读6年,并进入物理学领域。

­  “那时,正处在民族危亡、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特殊历史时期,生活艰难,日本飞机还不停地疯狂轰炸昆明城。”杨振宁说,“彼时的情形现在的年轻人大概已经很难想象,但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学习。”

­  杨振宁至今仍然清晰记得自己的学号——“联580”。“我们第一届大概招收600多名学生,不知道现存的还有几位?”杨振宁说,明年是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自己非常期待重返联大,和校友见面。

­  谈国籍争议与长寿秘诀:

­  “随着国力增强,移民现象正发生改变”

­  杨振宁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等领域做出过卓越贡献。其名满四海,也一直是位“话题人物”——数月前放弃美国国籍,更是引起争议无数。

­  对此,杨振宁表示,上个世纪80年代,国人觉得加入他国国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但如今,大家的观念发生变化,觉得移民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他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继续增强,移民现象会有更多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回国。”

­  谈及长寿秘诀时,杨振宁笑称,“没有任何养生方法,可能是基因好,也很幸运。”他说,自己一生还算顺利,平稳的心境对健康大有帮助,现代医学的进步也让他受益匪浅。75岁时,他曾患轻度心肌梗塞,但心脏搭桥手术很成功——“准备活到一百岁”。

­  寄语青年:

­  “在史无前例的大时代里抓住机会”

­  谈及中国发展,杨振宁认为,“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  “我出生在安徽合肥,从前的落后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那时不管是火柴还是煤油、肥皂,前面全部冠有一个"洋"字,因为我们自己什么都生产不了。”杨振宁说,其1997年回国,感受深刻,看到一个旧中国怎样变成新中国。

­  “改革开放后,新中国开始与世界接轨,开始向新新中国转变。当今,中国正渐渐走向世界的领袖地位。”杨振宁寄语青年:“你们所处的时代是史无前例的大时代,机会很多。要抓住机会,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这样才比较有意义。”

­  (原题为:《95岁杨振宁重游云南:忆西南联大 谈长寿秘诀》)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朱立伦再轰赖清德“独裁”:对外跪拜 对内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