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2017全国两会重要讲话学习心得、体会(多篇)
扎实打好脱贫攻坚战
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扶贫攻坚做出重要论述,强调要聚焦脱贫攻坚任务,突出问题导向,明确目标要求,完善工作部署,扎实打赢全面脱贫的攻坚战。现在,我们离2020年越来越近,完成“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的任务越来越紧迫。习近平同志指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工作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取得显著成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各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党委政府的努力,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5.7个百分点,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在这一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主动作为,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贫困地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达地区加强对口帮扶和积极支援,充分显示了我们国家巨大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当前,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还有不到4年时间,4000多万贫困人口要全部实现脱贫,意味着每年要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而剩下的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今年要完成1000万的减贫任务,就需要啃下这最硬的“骨头”。在这个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的关键当口,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上的重要讲话,认清形势、应对挑战,不断增强必胜信心,努力形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抓住“细”字。脱贫攻坚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把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理念落到实处,练就脱贫“绣花”功。通过扶贫对象精准解决“扶持谁”;通过因村派人精准解决“谁来扶”;通过措施到户、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精准解决“怎么扶”;通过脱贫成效精准解决“如何退”。我们要实现的不是“多数人”“大概齐”的粗略脱贫,也不是某一时点越过“贫困线”的暂时脱贫,而是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把握“实”字。脱贫攻坚,不能“脱实”,更不能“掺水”。只有在“实”字上下真功夫、硬功夫,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才能让脱贫攻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不让“假脱贫”遮住“真穷根”。对于地方出现的达到标准不愿“摘帽”,“数字脱贫”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严查严处,绝不姑息,以最严格的考核制度保障脱贫质量。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脱贫工作的领导。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就越要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把脱贫攻坚一线当作考察识别干部的战场,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形成脱贫攻坚的优良作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抓扶贫、抓真贫、真扶贫,真正做到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上。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脱贫攻坚连着百姓致富期盼、党的为民情怀、国家长治久安,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不容推卸的重要使命。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撸起袖子加油干,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经济日报评论员)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伟大的事业,决定了我们更加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更加需要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作贡献。”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联组会上关于知识分子的重要讲话,语重心长,意义深远。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把各方面知识分子凝聚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我国广大知识分子历来重道义、勇担当,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历史上,一代又一代优秀知识分子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建立了不朽功勋。今天,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为了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更加需要广大知识分子奉献聪明才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立新的丰功伟业。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们国家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而且形成了包括高等院校、党校(行政学院)、部队院校、科研院所、党政部门研究机构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五路大军。这既是产生世界级大师、领军人才、尖子人才的重要基础,更是我们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为宝贵的智慧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更好发挥广大知识分子无穷的创造力,是摆在全社会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艰巨任务。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带头,切实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主动同专家学者打交道、交朋友,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切实把关心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一点一滴地贯穿到日常工作当中,以此带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广大知识分子要积极响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更加饱满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伟大实践中。无论是科技领域还是哲学社科领域,都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与党和政府一道妥善应对、合力攻坚。
两会过后,面对今年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两会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紧扣“十三五”规划实施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把党政部门政策研究同智库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汇集更加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与此同时,要更加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好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以新的知识积累、更强的创新意识,凝聚起更加强大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为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续写新的辉煌篇章。(经济日报评论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