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脱稿霸气回击(图/视频) 刘结一发言回应全文

参考消息网   2017-03-03 11:41

该出手时当出手

  中俄在安理会否决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据俄媒报道,当天除了中俄以外,玻利维亚也对这份决议草案表示反对,埃及、哈萨克斯坦、埃塞俄比亚则在投票表决时选择了弃权。

  法新社梳理写道,6年叙利亚战争期间,俄罗斯以在安理会7次投反对票来使其盟友叙利亚抵御西方压力,中国则跟随其后,有6次反对。

  就在去年12月上旬,一份要求各方在叙利亚阿勒颇立即停止所有攻击的决议草案也因为中国和俄罗斯行使否决权而未获通过。

  资料图片:1月21日,在叙利亚北部城市阿勒颇,一名男子在建筑物废墟间行走。

  当时阿勒颇战事进行到关键档口,而该决议在付诸表决前几个小时散发至安理会成员手中。时任俄罗斯代表丘尔金(已逝)表示,这首先违反了安理会流程,其次,停火使得作战者有喘息之机巩固力量,只会加剧平民的痛苦。

  所以,在那一次的会议上,中、美代表也有一番精彩的“唇枪舌剑”。  

  针对当时美国代表对中俄的指责,刘结一行使答辩权。他说:叙利亚局势如何发展到今天的地步?中东其他国家面临的问题如何发展到今天的地步?起源是什么?有关国家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历史记录是清楚的,安理会成员也十分清楚,这不是在安理会歪曲其他国家的立场就可以改变的。

中国外交官随机应变、临场反应能力的一次体现

  “刘结一代表的最新发言确实时间比较长,平时类似的发言一般比较简短。这说明了在中东问题、在叙利亚问题上,大国之间的分歧和不同看法比较多。”联合国问题研究专家、外交学院教授郑启荣告诉参考消息网-锐参考。

  他表示,英美代表“带头”向中国代表“发难”并不罕见,“尤其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由于历史原因,中东地区曾长期处于一些欧洲国家的势力范围。现在在与中东问题有关的和谈中,欧洲国家也往往比较活跃”。

  郑启荣介绍说,一般安理会的决议若能被一致通过,说明所有成员国已经就某问题达成了共识,不需要再沟通了,所以不一定再会进行发言、辩论环节。反之,当成员国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对某些问题分歧特别大时,强行表决相关决议,往往就会有一些国家产生不满情绪,因此就需要进一步的辩论、发言,进行沟通。“比如在此次叙利亚问题上,我们有权利,同时也确实有必要,进行解释性发言。”郑启荣说。

  在他看来,虽然是中俄第六次联手否决西方涉叙利亚决议,但中国代表针对质疑的“超长”回应说明,“中国有自己明确的立场,中国不是跟在俄罗斯后面,而是对叙利亚问题有着独立的看法”。

  “其实一直以来,面对外界的指责或者不解,中国代表都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地、有立场的发声。”郑启荣解释道。而在联合国舞台上的每次发声,既是展现中国外交官风采的一次机会,也是对外交官随机应变、临场反应能力的一次考验。

  他表示,随着美俄在中东问题上的角力愈来愈深刻、复杂,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发声阐释中国立场、回应争议的场景可能将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外界视野。

  (原标题:锐参考| 中国大使投否决票后遭英美围攻,现场脱稿愤怒回击—— )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女子在上海高铁遗失17万现金 乘警细心找回
  • 土耳其警方拘留16名涉嫌与“伊斯兰国”有关
  • 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