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万亿”投资背后:基建替代房地产投资下滑

腾讯   2017-02-25 14:51

  记者发现PPP项目也会很快发力。去年以来,发改委和财政部建立了PPP项目库,目前发改委共推介了三批PPP项目,共3764个,投资额总计6.37万亿元。2月13日,财政部发布季报显示,截至2016年四季度,入库项目共11260个,总投资13.5万亿元;其中进入执行阶段项目数1351个,总投资2.2万亿元。从行业来看,PPP项目主要集中在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和片区开发三个行业,合计占比超过68%。

  除PPP项目外,发改委项目也是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改委官网显示,自去年8月以来,发改委核准投资的项目涉及交通、水利、机场、能源等,共批复1.7万亿元投资。1月,发改委核准投资项目18个,总投资1539亿元。业内估计2017年全年批复的投资计划有望达到2.5万亿元,较2016年增加8000亿元。此外,发改委重点打造的12个重大工程包,2016年完成投资3.6万亿元,预计2017年也不会低于去年。

  “这几年,发改委一直在强调有效投资。”四川的一位地方官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2017年基建投资最大的增长点还是市政建设,包括地铁、地下管廊等。铁路方面,中铁总2017年计划投资8000亿元;交通部公布2017年公路、水运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万亿元。就此,记者查阅各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也要求“加快基建、民生等”投资。

铁路建设是重头戏

  今年,基建投资明显加快,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房地产投资下滑的影响。“去年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直接对GDP的贡献达到2.3个百分点。”2月15日,“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7年年会”上,高盛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如是说。

  不过,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称,去年GDP增长,房地产贡献大概是0.3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的增速不会太低,可能为6%-7%。此外,基建投资增长的传导效应在中下游产业得到显现,制造业需求增加,设备投资也会更多,增速会略有回升,钢铁业今年可能由负转正。

  基建投资在2013年、2014年两年的增速都在20%以上,2015年、2016年在17%左右,李迅雷判断今年增速约为15%。

  另据了解,2016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确保6.7%的增速,固定资产投资维持8.1%的增速,包括房地产和基建的投资起到了关键作用。在1月22日解读2016年中国经济“年报”时,国家统计局投资司司长贾海指出,2016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一直高位运行,全年增长20.9%,特别是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速始终保持在30%左右,这将对今年的投资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而房地产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4.7%。

  安邦智库判断,今年的投资增速如果降到9%之下,6.5%的经济增长率可能维持不住,仍需适度扩大投资规模。过去可以依靠的房地产、制造业等领域,今年的形势已有很大变化,相比而言,唯有基建投资可担此重任。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发改委将铁路项目审批权下放至省级,再次激发各地对铁路投资的狂热。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2017年要全面完成80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而各地近日公布的今年重大项目建设计划,也将铁路项目视为重中之重。

  如此巨大的基建投资,地方压力不小。“除财政预算拨款外,各地还通过政策性银行、地方融资平台、信托及PPP等方式获取资金。”上海城市学会高级经济师顾海波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去年地方收入下降折射出房地产增速放缓对地方财政的巨大影响,但也绝不是强调基建投资的借口。(华夏时报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2024年甘肃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 我国法人和其他组织数量突破2亿家
  • 钟华论:锻造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