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辗转一个半小时探访云南大山深处贫困户

中国新闻网   2017-01-24 17:34

­  中新社昭通1月24日电 (记者 郭金超)“一下大雨就漏,还担心(房子)会塌。”中年农妇杨昌兰搓着手低声说道。“这房子确实不能住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眉头紧锁着说。李克强先后走进两户村民阴冷昏暗的土坯房,看到都是屋内四处灌风、屋顶用塑料布堵漏的情形。

­  1月23日已到腊月廿六,李克强总理来到大山深处的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余家大冲自然村13村民小组,看望贫困村民。当天上午,李克强特意在昭通市年货大集上为乡亲们选购了年货,为这个平素极少有外人到访的贫困山村带来了过年气氛。这是李克强就任国务院总理后,连续第四年在春节前夕赴贫困地区看望困难群众。

­  汽车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颠簸行驶。辗转一个半小时后,李克强才进到该村。

­  这里属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人口比例达九成。村子坐落在一处“两坡夹一沟”地形的沟底,几处平坦狭小的空地上,村民间杂筑起高矮不一的土坯房。这些房子年久失修,屋内屋外都很破败。

­  “这个房子下雨漏不漏?”走进村民杨昌兰家,李克强四处打量着这间屋内上下左右都熏得漆黑的老房子,神情凝重。

­  “家里几亩地,都种些什么?产量怎么样?”“有低保么?每月能拿多少钱?”李克强一边环顾屋内陈设,一边询问杨家生活生产情况。他还走到炭火坑前蹲下来,用铁钳拨动炭火,察看寒冬烧火取暖情况。

­  “你住哪?就住这么?”当看到杨昌兰黑黢黢的狭小卧室旁边就是鸡舍,李克强连声说:“(人)住的地方和鸡(鸡舍)在一块儿,这怎么行?”

­  其实,人畜禽混住的情形,在该村极常见。屋子中间用木板一隔,上面睡人,下面养猪;或屋一侧住人,一侧用木条隔成牛棚、鸡舍。

­  除了简陋、恶劣的居住条件外,该村耕地也都是贫瘠的挂坡地。村民种植玉米、洋芋等作物,基本处于“靠天收”的状态,作物产量极低。一年下来,其收成仅能维持温饱。

­  “你们最大愿望是什么?”连续走访两户村民后,李克强来到村头的坝子上,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共商脱贫路径。

­  当地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改变群众处境,实现脱贫目标,这里将实施整体易地扶贫搬迁,全村迁到平坝区集中安置,同时加强技能培训和产业培育,保证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人掌握1门以上实用技能。

­  “你们愿意搬迁么?”李克强仔细询问村民是否乐意,是否了解当地搬迁政策。村民们笃定地答道:“愿意,太愿意了!”总理又问,如果全靠政府资金安排,建房搬迁的时间可能较长,你们愿不愿意自己也贷一部分款,尽早解决。村民都表示渴望尽早从大山深处搬出去,愿意自己也负担一些。

­  李克强告诉他们,我们在城市里搞棚户区改造,也是按这个路子,只要居民自己有意愿,政府就大力支持。他随即又对随行部长及省市负责人说,对于农村易地扶贫搬迁和城市棚户区改造,要因地制宜、创新机制,个人、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加快脱贫步伐,尽早改善居住环境。

­  “你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我们看在眼里,心里也惦念着。政府的职责就是要想办法让你们尽快脱贫致富。”腊月寒风里,李克强对村民们说,“一定让你们尽快从大山深处搬出来!”(完)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敢于担当,
  • 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粤车南下”将于今年11月
  • 国台办:赖清德是不折不扣的“和平破坏者”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