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人工增雨使黄河上游增加径流量逾83亿立方米

中国新闻网   2017-01-22 17:48

­  中新社西宁1月22日电 (孙睿)“2016年,黄河上游河曲地区人工增雨共增加降水量16.46亿立方米,增加黄河径流量5.48亿立方米。至此,黄河上游人工增雨11年来,增加黄河径流量达83.19亿立方米。”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副主任何生存22日在西宁表示。

­  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地处青海、甘肃、四川三省区的交界处,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径流占降水量的比率较高,估计可达50%—70%,是黄河水量的主要源地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黄河上游流域对黄河水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加之地区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降水偏少,黄河上游径流量大幅减少。

­  何生存向记者介绍,从2006年开始,青海省气象部门在每年的3至9月期间,在黄河上游河曲地区以及三江源地区实施以开发空中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区域内降水量为目的的人工增雨作业。据统计检验,2006至2016年,在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增加黄河径流量83.19亿立方米,对缓解黄河上游来水紧张状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通过实施黄河上游地区的人工增雨,不仅增加了该区域的大气降水量,河流的径流量也相应增加,极大地缓解了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矛盾。近年来,在黄河中下游水利发电工程建设陆续投入使用耗水量相应有所增加的情况下,黄河已连续10年保持不断流。”何生存说,与此同时,人工增雨还使得黄河上游的大部分水库保持在高水位运行,这一状况不仅对黄河上游地区农业、电力生产极为有利,而且为黄河中下游用水提供了保障。

­  何生存表示,人工增雨不仅使黄河上游地区的径流量和降水量得到增加,还对黄河流域带来了很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完)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吉林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2025年江苏高温津贴最新消息:发放时间+发
  • 八项规定将继续改变中国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