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启动 12306回应高铁15元盒饭:售完即止

北京青年报-北青网l   2017-01-13 08:41
1月24日,2016年春运大幕拉开。不同于往年,今年15元高铁盒饭占据了所有春运新闻的头条。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舌尖”上的高铁。

  近日,多名网友爆料称,乘坐高铁在饭点购买15元盒饭时,被餐车服务员告知此前“不断供”的15元盒饭“卖光了”。

  记者检索发现,2015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的“餐饮经营”中明确规定,高铁上“供应品种多样,有高、中、低不同价位的预包装饮用水、盒饭等旅行饮食品,2元预包装饮用水和15元盒饭不断供。”

  对此,12日晚,北青报记者以旅客身份致电12306客服热线获悉,该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不再执行,“列车上可以卖15元套餐,也可以不卖,且15元套餐售完即止,中途不再补给。”

高铁不卖15元盒饭、方便面遭网友吐槽

  网友吐槽主要分为两类:一方面,列车员售卖的盒饭多在30元至40元不等,15元盒饭鲜有提及;另一方面,15元的盒饭在质量方面差强人意,网友戏谑称,“是否吃得下去”。

  近日,一篇名为《高铁盒饭定价40元一份是否合理?》的网帖引发人们热议和共鸣。有网友指出,高铁和动车必须保证15元的盒饭不得断供,且15元盒饭售卖完后,需将更高级的盒饭调至15元售卖。

  事实上,2015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动车组列车服务质量规范》就在餐饮方面提出要求:“供应品种多样,有高、中、低不同价位的预包装饮用水、盒饭等旅行饮食品,2元预包装饮用水和15元盒饭不断供”。

  针对网上的议论,各地铁路局纷纷表态,确保高铁15元套餐春运“不断供”。不过记者也了解到,有些铁路局会将列车上的餐饮进行外包,不排除有承包者为追求利益而少销售15元盒饭的情况。

  在实际乘坐高铁体验中,网友吐槽主要分为两类:一方面,列车员售卖的盒饭多在30元至40元不等,15元盒饭鲜有提及;另一方面,15元的盒饭在质量方面差强人意,网友戏谑称,“是否吃得下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月24日,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营运部副主任黄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因动车组密封性特别强,而泡方便面味道很大,影响车内空气质量,春运期间,高铁不卖方便面。

  曾记否,“方便面+火腿肠”是人们坐火车的标配餐食,许多人春运回家的记忆中都少不了那浓烈的方便面味道。不过如今情况已经悄悄发生了一些变化,记者发现,多数乘客现在会选择先解决三餐后再上车,还有些乘客宁可选择在检票前吃完一桶泡面再上车,也不愿购买高铁上的食物,只因“车上东西贵”。

  一名女乘客表示,自己很少买高铁上的餐食,“有时会买水和饼干之类的,基本上不吃饭,车上的套餐又贵又不好吃,宁可自己从外面带上车”。

  搜狐网的网上调查显示,截至1月24日,在1万多名参与者中,超过5成网友支持在高铁上卖方便面,方便乘客就餐;在“是否应该禁止乘客带方便面坐高铁”这一问题上,64.57%的网友投出了反对票。

  某些网友表示,“引导乘客不在车上吃方便面,为的就是买高价的盒饭吃。”不过也有网友认为,“在高铁上吃方便面味道确实大,密闭空间里我们要考虑其他乘客感受。”

15元的高铁盒饭有多重要

  铁路部门提出15元盒饭不断供,不仅仅是一份对旅客的诚意,更需要一诺千金的兑现。

  针对15元的高铁盒饭,人们主要将焦点放在两方面上:1、是否能买到;2、是否能下咽。

焦点一:15元盒饭是否藏着卖?

  不久前,有网友称15元的盒饭有时买不到,怀疑乘务员刻意优先推送价高的盒饭。

  记者在G138次高铁上体验了一把高铁盒饭,据了解,这趟列车上65元的盒饭只有杏鲍菇鸡肉套餐;而45元的盒饭种类就明显丰富多了,红烧肉、牛腩、辣子鸡任君选择。记者上前询问是否有盒饭时,乘务员则首先拿出了40元和55元两种价位的盒饭让乘客选择,如果没有特意询问是否有更便宜的盒饭,他们几乎不说还有15元的盒饭,但如果乘客坚持,她们会拿出15元的盒饭来。

  铁路工作人员称,不同线路、类型的车次对盒饭品类的选择需求是不同的。比如,上海至四川等方向的列车务工旅客较多。因此,15元盒饭配比占45%以上。而上海至北京、温州等地的列车,商务旅客较多,因此15元盒饭配比在25%左右。

  此外,冷链盒饭的保质期为24小时至72小时,加热2小时后便不建议食用。广九客运段经贸公司销售部负责人说:“为了降低退损率,乘务员不会藏着卖。因为所有的盒饭都卖掉才是利润最大化。”

  

焦点二:高铁盒饭是否质次价高?

  记者采访发现,旅客对铁路盒饭吐槽较多的是“又贵又不好吃”。如果说15元盒饭的质量与市场同类产品相仿,那么,30元至99元盒饭是否存在质次价高的问题?

  北京京铁列车服务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监詹冰说,盒饭产品会根据季节、线路的不同特点提出研发计划,再通过上车小批量试销后确定初步成本、批量生产后最终定价。

  上海华铁旅客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强告诉记者,不同档位的盒饭食材的种类、数量、品质各不相同,“质次价高”的盒饭旅客不会买,卖不掉损失更大,因此,“不受欢迎的盒饭将进行调整”。

  广九客运段供应高铁盒饭的公司销售经理说:“公司卖给广九客运段的盒饭,35元盒饭的采购价格为21—22元,45元盒饭的采购价格为28—30元,60元盒饭的采购价格为40元左右,加上人工、仓储、配送等成本,利润其实并不高。”

  马斯洛说人有五种层次的需求,如阶梯一样从低到高。这个理论套用在春运上,返乡的乘客们也有几种需求,先是有票,再是有座,再是坐得舒服,然后才能轮到有吃的,吃得好。过去很多年间,人们的精力都用着排队抢票上,都在被拥挤污浊的乘车环境所扰,很少考虑到吃饭问题,甚至一路饿到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此看来,盒饭成为春运焦点这事儿本身是可喜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对于所谓的“15元平民价盒饭”如此较真呢?铁路部门提出15元盒饭不断供,不仅仅是一份对旅客的诚意,更需要一诺千金的兑现。民以食为天,乘火车出行的人,层次及收入水准各不相同,因而在火车上对盒饭档次要求也就不同,作为大众化交通工具火车,理应提供价格及档次不同盒饭。

高铁盒饭为何就这么贵?

  目前高铁盒饭基本是垄断或半垄断经营,主要以自营模式和招投标模式为主。这种模式虽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安全卫生,但显然与开放市场的理念不甚相符。

  10个蒸饺60元、1碗面条88元、3份饺子190元……其实不只是高铁盒饭,机场餐厅的虚高价格也一直是人们吐槽的话题。去年,影星刘晓庆、导演冯小刚都炮轰过天价机场面条,引发公众热议。

  除了机场,高速服务区也常年背负着“高价特区”的舆论形象。浙江省政府门户网站曾做过一期“高速公路服务区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众对服务区的停车和商品、餐饮以及汽修价格反映较为强烈。其中,认为商品、餐饮价格较高、太高的约占95%。

  为何餐馆一开在机场、服务区等地,就贵得离谱?其一,这些地方乘客并无太多选择,餐馆不愁旅客饿了不来吃;其二,乘客行色匆匆,即使餐后发现不值,为了不耽误行程往往也只能就范;其三,房租等投入高。实际上,机场餐厅“天价餐”等新闻早已层出不穷,当然也有一些整改,但大多不过是让“天价”明码标价而已。

  

  有观点认为,机场、高铁等餐饮的价格比外面高一些很正常。以高铁为例,目前高铁盒饭基本是垄断或半垄断经营,主要以自营模式和招投标模式为主。如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北京铁路局共同投资5亿元人民币修建了北京餐饮加工配送基地。这种模式虽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安全卫生,但显然与开放市场的理念不甚相符。高铁盒饭的质次价高也有可能与此有关。

  其实,铁路部门完全没必要如此大包大揽,定好标准把好质量关,其它的交给市场解决,充分竞争才是促进服务不断优化的动力源泉。高铁的高速、高端、高价,都决定了高铁在整个铁路客运体系中,属于最充分市场化的部分,包括盒饭在内的车上服务,都有望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实现市场化定价。

  但中国的国情决定,公共舆论惯性地认定铁路垄断经营,无法通过市场定价,因而必须由相关行政部门统一定价,才可能保证公众利益不受侵犯。这也是舆论始终盯着高铁盒饭价格不放的原因。

  在国外的一些机场和列车上,餐食基本可以做到同城同价,品质也较有保障。所谓同城同价,是指某省级行政区域内的所有服务区的重点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执行同一价格区间。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孙章表示:“同城同价无论对于铁路还是机场都是提高的方向,需要引入市场机制充分竞争,公开招投标制度,站在旅客角度上挑选供货商。”(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雅)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睡眠最佳时间10点半到7点半 几点睡觉算熬夜
  • 男子辞职照顾2岁妈妈回应啃老质疑:没用妈
  • 周口市政协原副主席、市中医院原院长程维明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