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启动健康扶贫“三大工程”
中省媒体采访团走进遂宁市贫困村
聚焦“万企帮万村”及健康扶贫等扶贫创新工作
今年6月,在市工商联、市总商会召开的“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专题工作会议后,我市各民营企业纷纷按照“主动对接、积极作为、精准规划、互惠双赢”的原则,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并逐渐成长为其中的生力军。同时,我市积极探索健康扶贫创新模式,逐步实现贫困群众“平时少生病、看病少花钱、大病有救助、生病不致贫”目标。
28至29日,来自新华网、凤凰网、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四川经济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十余位记者走进我市贫困村,聚焦我市“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工作以及健康扶贫工作。
政府主导民企相助
为贫困户量身帮扶
对于船山区仁里镇罗家桥村的贫困户鲁兰英来说,今年是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年。以前,由于家中劳动力缺乏,仅靠她一人种植近3亩地来维持生计,生活十分艰难。
在政府的帮助下,鲁兰英今年搬进了干净敞亮的新家,还开办起农家乐,种植了大片果林。在“万企帮万村”的号召下,金辉保安公司为鲁兰英家送来了小猪仔及鸡苗,通过“禽畜代养帮销”模式,金辉公司全部回购销售。在定点帮扶单位及爱心企业的帮助下,今年年底鲁兰英家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
自今年我市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以来,各大民企走入贫困村,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培训、种养殖业、扶贫助学等多渠道多形式扶贫活动。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355家企业与323个贫困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各企业累计投入农村产业资金14.83亿元,在全市贫困村实施帮扶项目119个,首批投入项目资金3864.89万元,解决贫困村劳务用工5563人,无偿捐赠资金302万元。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感言:“精准扶贫,政府是主力军,民营企业是补充。民营企业扶贫是回馈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体现,体现了企业的社会担当,利用民营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助推精准扶贫,为脱贫攻坚打好后方战提供了力量。”
探索健康扶贫创新模式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采访团一行来到船山区河沙镇栖凤村、井碑村联村卫生室,聚焦我市健康扶贫创新模式,了解我市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以及“联村示范卫生室”建设情况。
记者们纷纷表示:“联村卫生室的创新探索,让农村居民看病有标准医疗机构、有合格医生护士、有规范医疗服务、有完善设施设备,联村卫生室能独立开展3+1检查,真正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农民能够小病不出村,看病不再难。”
近年来,我市立足市情,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积极探索健康扶贫创新模式,成功实践了“基础+基层”“医疗+医防”“机构+机制”三道加法,同时,勇探遂宁健康扶贫新路径,实施第四道加法“医疗+医养”五大创新,逐步实现贫困群众“平时少生病、看病少花钱、大病有救助、生病不致贫”目标,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目前,全市已建成3个“联村示范卫生室”并投入使用。下一步,我市将规划建设30个“联村示范卫生室”,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记者 冯倬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