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实名登记难住老人 专家:特殊群体应上门服务
北京晨报 2016-10-08 16:08
自今年7月起,北京移动、北京联通、北京电信三家运营商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的公告》。公告称,没有登记真实身份信息或身份信息登记不完整的用户,需依法对其手机号进行实名信息补登记工作。截至2016年10月15日,仍未实名制的手机号,将被暂停通信服务。
眼下,上述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距离本月中旬的“停机大限”不足一周时间。记者发现,尽管运营商此前开通了官网登记、手机APP登记、微信公众号登记等多种便民登记渠道,但还有少数老年用户不会上网,或受手机功能的限制,只能通过“原始方式”——拿着身份证,到营业厅去登记。这些老年客户有的腿脚不便,出行困难,如果未能按时登记,他们的手机以后怎么用?
遭遇:老人现场登记有困难
马先生的父亲年近八旬,患有半身不遂,日常起居要人照顾。老人无论到医院挂号,还是到银行取工资,都要由子女“代办”完成。至于手机号实名登记工作,也自然成了子女的“分内事儿”。“十一”期间,马先生到西坝河南里某营业厅为父亲的手机号补登记时,工作人员却告诉他:“手机号实名制不能由他人代办。”这一下把来现场办手续的子女们难住了:“难道让老人家坐着轮椅来一趟吗?”大伙越想越为难,也感觉这个要求“不近人情”。对此,工作人员给出了“变通之法”。她说,如果老人不能亲自登记,他的号码可实名登记在子女名下。马先生又纳闷了,“如此一来,我名下登记多个号码,不就又失去‘实名制’的意义了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