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农民被城镇化 媒体:城镇化不能见“数”不见人

2016-09-01 01:03 来源:经济参考报 0

­  据报道,尽管中央三令五申,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靠行政命令、搞运动式,但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一些地方存在人为推高城镇化率数字乱象。

­  对此,不少网民指出,在城镇化率上进行注水和造假,是地方政府不良政绩观和对新型城镇化本质缺乏正确认识的结果。网民建议,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全面把握其内涵和实质,把落脚点放在“人”上,重点抓好城镇建设,推进户籍改革,实现城市公共福利均等化。同时,还要把市场和产业培育放在重要位置,为新型城镇化注入不竭的动力。

­  “空城”“鬼城”谁之过

­  网民“李雪飞”表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存在过分强调速度的现象,一些地方城镇化过程演变成人为推动农民进城的“被城镇化”过程。在过于追求数字的过程中,出现“空城”、“鬼城”等乱象,是当前政绩思维下的一种悲哀。

­  网民“田智星”表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建设新型城镇化不能仅仅追求速度和规模,而应全面把握其内涵和实质,把落脚点放在“人”上。

­  有网民指出,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让市民更加幸福。要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城市中市民和农民工的差异,达到造福百姓的目的。

­  有待政策解“心结”

­  网民“冯海宁”表示,要想实现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目标,仅靠现有改革措施还难以打动农民。吸引农民进城落户,解开农民离地的“心结”,就要让农民看到进城落户有更多好处,他们才能心动和有所行动。鼓励农民进城落户还需要“顶层设计”, 只有加强统筹规划,让中小城市发展更具活力,让农民尝到中小城市户口的“甜头”,户籍改革目标才有望实现。

­  此外,也有网民指出,推进城镇化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安排,包括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的机制,财政建设资金对城市基础设施补贴数额与城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等。

­  网民“何冠军”认为,城市规模的扩大、城镇数量的增长只是城镇化程度的表面体现。实施城镇化战略,无疑要抓好城镇建设,转移乡村人口,但更需要繁荣的市场和活跃的产业。

­  (记者 赵东东 整理)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孟建柱: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势头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