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理大城市病,要善用这一治本良策
人民网北京7月18日电(记者朱竞若) 7月17日至18日,北京市召开2016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分析研判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发表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作工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市政协主席吉林、市委副书记苟仲文出席。
今年上半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7%,符合年初预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8%,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4%;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重点工业企业效益增加,多数服务行业利润增加,就业形势良好,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的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
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讲话中,全面分析了北京市的经济形势,要求全市“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他表示,北京城市已经进入功能重组、有机更新的发展阶段。要切实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治理大城市病、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治本良策。要自觉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来统筹谋划,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他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早在2012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就提出要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开启了从供给侧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新思路。从分析判断“三期叠加”的形势,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到确立五大发展理念、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引领中国经济深刻变革、行稳致远。我们要不断深化学习,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他说,对北京市来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推动经济发展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相一致、相协调,更好地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我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也要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进一步推进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总的考虑就是要在“去、治、进”上下功夫,瘦身健体,补齐短板,提质增效。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切实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治理大城市病、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治本良策。
他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通要素流动和配置的通道,提高要素配置的效率,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
他说,创新创造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也是北京发展的最大优势。北京要着眼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做好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军民融合创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等工作,加强科技供给,推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研发迈进“领并跑”的轨道,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