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全国不到5台的抗癌机器重庆也有了
医生正在帮助患者进行TOMO放疗前的准备。
放疗,是大多数肿瘤患者都会经历的一种治疗手段。而放疗射线在抑制癌细胞扩散的同时,过量的辐射会不会伤害身体是人们最关心话题。
13日,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市肿瘤医院获悉,重庆首台螺旋断层放疗系统(简称“TOMO”)日前启用,这套耗资近6000万美元的TOMO最新型放疗系统,目前全国仅有不到五台。利用TOMO进行放疗,最大的好处就是精确制导,让射线直接射向病变位置,最大限度减少对人体其它部位的伤害。
CT实时定位减少辐射伤害
13日上午,重庆市肿瘤医院的放疗室里,一位肝癌患者正在进行TOMO放疗,放疗室正中是一台大型的白色机器,患者躺在机器前方的平台上,机器启动,将患者缓缓送入圆筒状的机器中,整个过程,和人们进行CT检查时类似。
不过,就在患者进入TOMO的圆筒时,监察室内的医生正在比对着电脑屏幕上的两块图像。其中一条是患者确诊癌症时进行的CT检查结果,另一条是TOMO机位患者实时做的CT检查图像。
医生根据实时的检查,对TOMO机内的射线进行调整,直接针对病灶位置进行放疗,“因为癌细胞在人体中并不是一直不动的,而最开始做的放疗方案是根据最开始的CT检查做的。”在以往的普通放疗中,由于放疗时无法实时监控到癌细胞的准确位置,所以会有3毫米以内的误差,“但是这个机器很好的避免了这一点。”重庆市肿瘤医院放射主任王颖介绍。
而TOMO本身的射线,是360度环绕着患者的,医生可以根据指定的位置,将不必要的射线屏蔽掉,保护患者身体的重要器官,“此前,全脑扫描、全脊髓放疗都没办法做,就是害怕射线影响患者的正常器官。”
另一方面,整个TOMO射线的放疗长度为1.6米左右,加上射线的实时调节,可以一次性对患者的全身多个病灶同时进行放疗。而普通放疗设备,单次放疗只能针对单个病灶,如果身体同一器官出现三个病灶,就只能对器官整体进行放疗。
然而,虽然是一次对多处进行放疗,但患者身体接收到的辐射量,只有过去普通辐射的30%左右,“我们可以对癌细胞所在位置增加剂量,但是总体来说,身体其它位置收到的辐射大幅减少。”王颖称,更重要的一点是,有多个病灶的患者不会重复进行放疗,减少了伤害。
有大用的TOMO也很“小气”
刚刚进行完TOMO放疗的何嬢嬢说起和以往放疗的不同,就是觉得放疗的位置不像过去放疗那样发热。“睡在上面没什么感觉,就是有点冷。”
实际上,放疗室里的温度只有16℃左右,每一个放疗病人的身上都会盖上薄毯。
因为机器内部的结构复杂,又要求高精准度,TOMO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室温必须在20℃以下,湿度必须在40%以下,放疗室门口的墙上挂着显示屏显示着实时监测的室温、湿度,以便工作人员调节。
如果环境变化过大,会影响机器的准确度,“机器内有许多细小的零件,如果沾染上一点粉尘,都要报警,甚至中断运行。”重庆市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万跃说,因为精细,所以TOMO也很“小气”。
一疗程高于普通放疗两万元左右 部分医保可报
因为每一次放疗都要经过实时CT检查,王颖介绍,目前TOMO放疗每一次的费用要比一般放疗贵一千至两千元,而这些多出来的钱基本都是CT检查的费用,“而各类不同的病症,一疗程放疗次数在10次-30次左右,总体一疗程的费用比普通要贵两三万元。”
而目前,TOMO放疗中,单纯用于放疗的费用约为1200元每次,这部分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按规定比例报销,其他多出的费用只能自费。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编辑 王婷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