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年产生量达1.5亿吨 只有一半被处理
2016-06-19 10:42 来源:央视网
0
实行分类处理 垃圾总量减少了80%
随着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运到城市垃圾填埋场进行统一处理的农村垃圾数量在大大增加,垃圾处理成本越来越高,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城市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浙江金华的农村做出了垃圾分类处理的尝试。在金东区的锁园村,央视记者发现,这里的垃圾桶不一般,分为可腐烂和不可腐烂。政府为了鼓励村民给垃圾进行分类,还会对分得好的家庭进行奖励。
为了方便给垃圾分类,家家户户门口都放着一把铁钳子,万一扔的时候没注意弄混了,还可以再用它挑挑拣拣。
在塘雅镇,12个阳光堆肥房建在了一起,可腐烂的垃圾在堆肥房中经过大约两个月发酵后就变成了成有机肥料。
垃圾总量减少了80%,也就意味着只剩下20%的垃圾需要运送到城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垃圾清运和处理的成本大大降低。
分类太复杂?“烂”和“不烂”简易分类法受欢迎
在浙江金华,垃圾经过分类之后,可腐烂的垃圾可以变废为宝,成为有机肥料。然而起初金华在农村推行垃圾分类并不容易。不仅仅农民思想上有抵触,推行的分类方法也不具有可操作性,于是他们就分为烂和不烂。
这样的智慧来自民间,简单易行,农民扔垃圾的时候再也不用绞尽脑汁想这个东西倒是不是可回收的了,而这样的分类方法带来的不仅仅是农村环境的整洁,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村垃圾治理有困境,但也有前景。成功的经验表明:在政府主导下,以农村居民为主体,因地制宜,用循环经济的思路科学施策,农村垃圾治理问题就会得到根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