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农民被艾滋8年无补偿标准 命运开了个玩笑谁担?

2016-05-25 08:50 来源:现代金报 0

  “捡回一条命”却高兴不起来

  然而,2012年,杨守法因病重到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却发现自己并未患艾滋病,难以置信的杨守法又到多家医院几次检查,HI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捡回来一条命”的杨守法却高兴不起来,8年的“被艾滋”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确认非艾滋病患者后,杨守法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开着电动三轮车拉客。“一天赚个十来块钱,够吃饭的。”杨守法说。一天两顿面条,没有油星也没有青菜,“没钱买肉买菜,现在也吃不下去了,闻见油味都犯恶心。”杨守法说。自从确诊为非艾滋病患者,杨守法就开始四处讨说法,“我遭了这么多年的罪,总得还我个公道。”杨守法说。

  调查

  误诊原因可能是血样登记错误

  这些年,杨守法一直想不通,艾滋病检测这么大的事为啥还能被误诊,而且误诊了8年多。

  据了解,在发现杨守法HIV病毒检测呈阴性后,镇平县疾控中心对杨守法当年留存的血清进行了重新检测,监测结果依然呈阳性。“这证明当年的化验监测结果并未出错。”镇平县疾控中心检验科科长刘光彬说。

  镇平县疾控中心副主任仵照芳介绍,2003年杨守法参与的艾滋病筛查是一次全省范围的大规模普查,所有人应查必查。由村镇干部组织村民,县疾控中心派人进村抽出血样。“当时抽血化验规模大,程序管理还没有现在这么完善,可能出现了血样和姓名登记错误的情况。”仵照芳说。

  河南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研究所所长朱谦也认为,杨守法被误诊的原因可能是血样登记错误。朱谦说,当年的普查工作是在紧急情况下开展的,并且要求“村不落户、户不落人”,河南全省筛查人数超过了28万人,工作量巨大,存在出现登记错误的可能。

  为确认是否因血样和姓名登记错误导致误诊,2015年11月,镇平县疾控中心委托河南省唯实司法鉴定中心,对杨守法当年保留的血清进行DNA检测,进行个体识别鉴定。但检测时发现,当年保留的血清中无法提取遗传物质,不能获得完整基因序列,无法进行鉴定。

  2004年的误诊可能是一时的失误,但在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的8年多时间里,杨守法每年都接受定期复检,却始终未发现被误诊。对此,镇平县卫生局副局长杨亚东表示,根据国家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要求,艾滋病人一旦被确诊,就只对艾滋病病人进行CD4+T淋巴细胞技术检测,而不再进行HIV病毒筛查检测。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10余省份出台社保降费方案 社保降费对个人影响有哪些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