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首个4·24航天日 揭秘为什么设立航天日原因

2016-04-25 08:45 来源:山西日报 0

中国首个4·24航天日 揭秘为什么设立航天日原因

中国首个4·24航天日 揭秘为什么设立航天日原因

  4月24日,在河北邢台经济开发区思源实验学校的主题科普系列活动上,同学们在观看航天器模型。

  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第五个迈进“太空俱乐部”的国家。近半个世纪来,长征、神舟、嫦娥、北斗等中国航天器见证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每一次进步。航天,已经成为中国最闪亮的一张“名片”。

  目前,中国空间技术能力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在轨卫星近150颗,仅次于美俄,位于世界第三位。从近地到探月,中国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今年,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

  中国航天发展史是一部自主创新史,核心技术完全靠自己研发。正因如此,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巨大进步更令世界刮目相看。

  航天领域技术进步,有力带动了中国诸多领域的发展。中国航天进步也为全球空间科学提供了助推力。

  从钱学森等中国航天奠基人到杨利伟等中国第一批航天员,中国航天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背后默默奉献的几代航天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高校、科研机构等培养了一批批航天专业人才。他们不仅成为中国航天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且走向国际舞台,与其他国家科研人员交流合作。

  中国将2016年4月24日这一天定为首个航天日,更是以开放、自信之姿引导公众了解太空,激发人们对太空的兴趣,吸引年轻人投身太空探索领域。正如科幻作家刘慈欣所说:“拥有伟大的梦想,确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大的尊严。”

  努力实现飞天梦的中国人也乐于在航天领域与其他国家合作。2011年中国发射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上,中德科学家联合开展了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这是中国载人航天首次在空间科学应用领域开展国际合作。此外,中国积极同其他国家进行卫星研发及发射合作。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数据,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迄今已为2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卫星组织实施了43次国际商业发射,把49颗各类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中国2007年实现卫星出口零突破后,陆续向尼日利亚等国出口通信卫星。除向对方提供发射服务和卫星在轨交付等天地一体化解决方案外,中方还开展技术培训、地面设施建设等,为当地航天事业的起步和发展提供支持。

  巴西航天局长科埃略赞赏中国在航天领域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的合作。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项目更是被称为“南南合作”的典范。科埃略说:“作为世界大国之一,中国对联合国关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承诺以及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合作等,都体现了中国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在开发利用外层空间坚持合作共赢、乐于与其他国家共同探索的态度。”

  (原标题:【中国首个航天日】航天,中国最闪亮的一张“名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东部战区陆军机关干部多从南京兰州沈阳等调到福州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