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自曝“休而不退”的内心愧疚 被严重警告处分
4月21日,中共浙江省温岭市委宣传部公众号“温岭发布”推送该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给予慕毅飞同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决定”:

慕毅飞。

慕毅飞写的文章。
慕毅飞,原温岭市委党校主任科员,2016年2月退休,身为中共党员,违反政治纪律,多次公开发布、转载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一致的错误言论,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依据2016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二款和2003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四十六条之规定,经市纪委常委会2016年4月15日研究,决定给予慕毅飞同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回顾:《一个“休而不退”者内心深处的愧疚》
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了。今天看到一则来自湖南的新闻,让我有了动笔的冲动。据《瞭望》周刊报道,在湖南一些地方,近期有些年龄并不算大的“局办委”或乡镇“一把手”、重要班子成员向上级打报告,要求按照地方“公务员50岁以上退居二线,可享受比在职时更高待遇”的政策,自请“早退”,成为“休而不退”的“散吏”。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散吏”。我来自浙江,从2008年开始“散吏”生涯,现在已经正式退休。我即使想纠错,现在也没机会了,因而只能写写愧疚文章。
一是,愧对分文不少的薪资。八九年的时间里,什么都不干,照样拿工资,照样享受一点不少的福利待遇;而且工资不算低,属于年薪超过12万元的自行申报个税者。虽然并不是我自己不想干,而是政策不让干,但我吃的毕竟是白食,工资拿得实在有点不踏实。
二是,愧对含辛茹苦的劳动者。他们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他们辛苦挣来的钱,凭什么要养活我们这样的尸位素餐者?用这样的方式养我们,他们心甘情愿吗?有什么人征求过他们意见吗?如果对他们没有愧疚感,我觉得正是极需愧疚的地方。
三是,愧对朝九晚五的下属们。有资格“早退”的,必然是当过一官半职的人。换句话说,你退了以后,可以空出一个官位,你才有资格“早退”。那些跟我年龄相仿的没资格“早退”的下属们,则只能照常按时签到,一旦紧张起来,还得照样“白加黑”、“五加二”。悠闲地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难免会有些愧意。
谁都知道,在工作岗位上,50岁是最佳年龄,经验最足,精力最强,牵挂最少;而且,能在基层混个一官半职的人,通常会有一定的能耐。让这样的人,拿着不低的薪资,赋闲在家,无疑是极大的浪费。看看我的同僚们,有四处架鸟遛狗的,有每天看电视剧的,有热衷玩网络游戏的……他们不给组织添麻烦,不利用余热牟私利,已经很优秀了,谁在乎他们像蜡烛烧了一半被硬生生掐灭的感觉呢?
全国各地有多少这样赋闲的人?需要用多少财政收入来养活他们?这个账应该算。如果说是为了培养新干部,需要腾出位子给他们,那么试问,培养好了的干部都不用,干嘛又培养那么多新干部?有那么多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公务员闲置不用,何须每年再进那么多新的公务员?如果仅仅为了解决就业,这样的解决办法,性价比是不是太低?有关法规限定工作期满30年才能提前退休,有些地方擅自将30年改作20年,是否涉嫌违法?
以前迟迟没写这篇文章,主要还是怕人说我恋栈,舍不得那一官半职,现在已经彻底退休了,也就不怕别人背后议论了。我有愧埋藏在内心深处多年,不吐不快,万一得罪了谁,也顾不得了。(作者:慕毅飞)
人社部:早退对任职年龄有规定
部分地区公务员50岁以上就可以退居二线,还享受比在职更高的待遇,当地解释这样的做法旨在消化冗员,是无奈之举。对此,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长兼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我们也注意到了媒体的相关报道。《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退休有明确的规定,2010年中组部还专门印发了《关于防止县乡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的意见》,对干部任职年龄和健全退出机制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规定。各地的相关做法应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规定执行。
干部谈早退:40岁后求平安退休
湖南一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一些50多岁的干部把身体健康与家庭看得很重,在没有提拔空间和晋升可能的情况下,更愿意早日“平稳着陆”,回归家庭。“我也是搭上了这趟顺风车,可以退休,现在就陪妻女四处看看,带带外孙。这对于很多身在官场心却已远的老干部来说是件好事”。一位已办理“早退”手续的干部说。
为了给年轻人腾位子,为了体现对一些“吃苦受累”领导干部的关怀,为了消化超编、超职数配备干部……这是不少地方鼓励干部提前退休的主要原因。对于一些申请“早退”的基层干部而言,提前退居二线工资待遇一分不少甚至还有提高,机会难得;对于干部队伍的培养来讲,“早退”既能为年轻人腾出位置,促进干部队伍“新陈代谢”,也为提高机关效能引入“鲶鱼”。
湖南推干部"升待遇提前离退"
湖南一些地方推行干部“提前离岗”政策引发社会讨论。记者采访该省多名地方官员了解到,该省多地都有因机构改革、给年轻干部让位等原因鼓励老干部提前离岗的政策,有的县给主动申请离开领导岗位的科级干部每月在工资基础上增加两三千元的补充待遇。但也有的地方,因群众意见强烈而未执行下去。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为了给年轻干部腾位置而鼓励老干部退下来的办法在全国多个省份以不同形式出现。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务员法对提前退休有明确的要求,各地的政策须依法制定。
部分基层干部被指自愿早退休
时下,延迟退休是社会热议话题。国务院日前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
但在湖南一些地方,近期却有一些年龄并不算大的“局办委”或乡镇“一把手”、重要班子成员向上级打报告,要求按照地方“公务员50岁(或50多岁)以上可退居二线、享受比在职时更高待遇”的政策,自请“早退”,成为“休而不退”的“散吏”。
《瞭望》新闻周刊调查发现,上述现象的出现,与机构改革、利益嬗变、“为官不易”、能力不济等因素息息相关,对干部队伍建设带来的影响十分微妙。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