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交警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城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升级
完善基础设施筑起高端网络平台
对基础设施布局进行大幅科学调整和功能提升,以适应建瓯城区快速拓展需要。
建瓯市公安交警大队先后完成城区中山路公园口至管葡口1700余米护栏设置地点及数量的实地丈量、查勘和安装,协助城市执法局等部门完成了市区主要道路护栏4000余米,阻车墩4300个的安装。截至7月1日,大队在市区施划非机动车停车泊位9000多个,机动车停车泊位1800个(今年新增903个),今年施划标线1678.13平方米,新增和调整完善交通标志263面。
同时,黄牌货车管制工作也顺利推进,过境货车均从南环、北环绕行,市区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市区2008年不可利用的监控旧杆点位49处,目前已全部拆除完毕;马汶、万春一品路口红绿灯均已投入使用,北环路其余4个红绿灯路口正在紧张施工;都御坪道路改造涉及增加的两个红绿灯路口已经进入招投标程序,与道路改造同步竣工验收。在科技运用上,大队还购置配备了无人机,用无人机勘察事故现场。
推行昼夜巡查拓展防控覆盖空间
强化路面管理,保持高压态势。建瓯市公安交警大队联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从车辆整治、人行道整治、行车秩序整治、黄牌货车绕城整治、停车秩序整治等作为着力点和切入点,逐条落实整治、分块巩固、全面提升管理措施。
在车辆违法整治上,除了白天巡查,每周不定时组织警力进行2次夜查,其中每周组织农村派出所民警参与城区交通违法整治,提高农村派出所民警查处交通违法行为业务能力,促进以城带乡。南平市公安交警支队还适时支援警力,对建瓯整治现场进行网络直播,收到良好效果。同时,利用科技手段,加强路面视频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及时查处。今年来,城区查处酒驾醉驾毒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342起。
在整治车辆乱停中,昼夜巡查不停,“双休”(日)不休。推出了叉车铲拖措施,转变了过去拖车方式麻烦、效率不够高的局面。目前有2台叉车跟着巡查队伍,随时投入铲拖。4月至6月,拖移违停违法机动车、非机动车3422辆,对违停车辆形成了有效震慑,违停现象明显减少,过去易堵地段不再“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