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南安侯垵圳水渠“复活” 2000多亩农田“解渴”

2015-09-25 15:43 来源:南安商报 0

  “侯垵圳水渠经过整治修缮,水量充足,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农田没有水了。”罗东镇罗东村村民黄阿伯高兴地说,日前在镇政府和侯垵圳用水户协会的修缮管理下,因年久失修失去灌溉能力的侯垵圳水渠,又有源源不断的水流进了农田。

  据黄阿伯介绍,罗东镇侯垵圳用水户协会由维新、新明、罗东3个村村民自发组建,主要管理和看护侯垵圳水渠,保障3个村庄的农业用水。

  刘一仁正在巡查侯垵圳水渠,他的脚下是刚刚修复缺口的渠岸。

    水渠年久失修 淤堵断流频现

  昨日9时,记者来到罗东镇,此时侯垵圳用水户协会常务副会长刘一仁正沿着水渠巡查。

  “昨天晚上刚下了一场暴雨,也不知道有没有再次塌方。”刘一仁说,以往雨季或是下大雨,侯垵圳水渠都会发生内涝,泥土淤积在水渠里,造成下游断流。

  “侯垵圳水渠于解放初期重新修缮,但因年久失修,后来水渠不仅堆满淤泥,部分段落甚至完全堵塞,灌溉、引水等功能丧失。”刘一仁说,侯垵圳水渠全长5公里左右,贯穿罗东镇辖区内的新明、维新、罗东3个村,曾一度保障3个村2000多亩的农业灌溉,也是罗东镇区排涝的重要水渠之一。

  农田水利跟不上,农业生产就会受影响。罗东镇将“复通侯垵圳水渠”列入该镇2014年重点改造民生工程,乡贤出资及相关部门投入共30多万元进行修缮,工程于2015年初完工。

  “水渠的复通给新明、维新、罗东3个村的农田耕作重新带来水源,可是由于各村疏于管理,3个村境内的水渠段蓄水及环境差别显著。”刘一仁说,雨季时,上游发生内涝,下游排水能力差,所以成立一个协会来管理水渠非常有必要。

  成立协会修缮管理水渠 专人巡查保农田用水无忧

  在刘一仁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日前刚修缮完成的侯垵圳水渠。今年6月,3个村200多名村民自发成立了用水户协会,协助镇里及3个村管理侯垵圳水渠。

  “用水户协会的工作就是清淤、拓宽水渠,向附近村民宣传、普及侯垵圳水渠的作用,防止附近居民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进水渠。”刘一仁说,协会还有专人负责对水渠巡查,在渠岸发生塌方时,及时组织人员修缮。

  “七八月经常下雨,造成水渠部分地段发生塌方,我们立即请施工队来现场查看,并讨论修补方案,前几天才将部分塌方缺口修补好。”刘一仁说,最大的塌方处有近10立方米,如果没有及时修补上,水渠就失去了蓄水功能。

  记者在发生过塌方的水段看到,渠岸已重新铺上了水泥,水渠内水源充足。

  “在用水户协会的管理下,现在大家都很重视水环境的保护,水源不断,农田灌溉也无须再担心。”新明村村民刘宗达说。(记者 王君 李想 实习生 黄伟励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4家南企入围2015年首批省科技型企业备案名单
下一条:骑买来的赃车实施抢劫罪加一等 男子获刑1年8个月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