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石井边防工作站打造对台服务“成功”品牌
作为泉州市对接两门(金门、厦门)的“南大门”,南安市石井镇对台口岸是闽台经贸和文化往来的一个重要窗口。在这里活跃着一群为台轮台胞提供医疗卫生、应急救助、防抗台风等全方位服务的身影,他们义务为台轮检修、帮助台胞卸载货物;夏天酷暑难当时,他们为台轮台胞送上凉茶;冬天寒风凛冽时,他们为台轮台胞送来姜汤……他们用细致周到的服务倾心打造对台服务“成功”品牌,赢得了台胞的广泛赞誉。他们就是南安石井边防工作站的官兵们。
义务检修台轮 已是“常规动作”
7月10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南安石井码头,刚好台轮“丹鼎壹号”已经停靠在码头了。南安石井边防工作站副教导员陈鉴文看到记者,就招呼记者上了台轮“丹鼎壹号”。记者走进第一层船舱机房门前时,一股热浪迎面袭来,一名边防战士正在机房里一丝不苟地检修着船上的机器设备,而此时机房里的气温最少也将近40度。
“这样的情况,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啦!帮助台胞检修机器设备,已经是我们的常规动作了。”陈鉴文在一旁微笑着告诉记者,石井每周二和周五都会有台轮进出,台胞们经常要与汹涌的海浪、恶劣的天气做斗争。尤其是夏季台风频繁,肆虐航线,给台轮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为此该站专门成立了“台轮服务队”,在防抗台风、应急救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丹鼎壹号”船员老蔡提起边防官兵就赞不绝口。他说,每次货轮进港时,边防官兵不仅会义务帮忙检修设备,还组织成立“医疗服务队”通过把脉、量血压、测体温等方式,耐心细致地为台胞们逐个检查身体,并在“一站式服务中心”准备了急救包、常用药品等,为台胞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夏季高温时节,他们总会将精心熬制的绿豆汤及日常防暑常用药品送到台轮上,供我们免费取用;寒冬气温骤降之时,他们会为我们送来大衣或姜汤,为我们驱寒保暖。”老蔡感概地说道。
不论何时靠岸 边防官兵都在
随后,记者见到了船长游先生。“我们一大早就从金门出发来到石井了,而之所以能够快速靠岸卸货,和边防官兵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谈起对边防官兵的印象时,游先生高兴地介绍说,他们每次要到石井靠岸时,都会在前一天通过短信的形式通知南安石井边防工作站,并且会事先做好台轮办理登陆手续的准备。尤其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不论他们什么时候靠岸,都能发现边防官兵早已在等候着。
陈鉴文介绍说,为了方便台轮办理登陆手续,减少台胞和货物在港滞留时间,石井边防工作站联合海关、检验检疫等相关职能部门,推出“网上报关”、“微博、微信申报台”制度,手续齐全、长期合作的台轮可通过24小时电话预约、手机拍照、微博或微信申报等方式,进行“快速申报”。这么一来,海鲜船进港后一般5到8分钟内就能实现快速通关。
据介绍,该站从台轮的检查、监护、管理入手,认真做到“以优质服务促贸易,以严格管理促规范 ”,加快通关速度,有效促进了对台贸易发展。同时,该站顺应对台小额贸易的发展态势,国家法定节假日等台轮来靠高峰期,官兵主动坚守岗位,坚持做好台轮管理工作。
周到细致服务 赢得台胞赞誉
当得知“丹鼎壹号”上所运载的海鲜冻产品必须尽快送到海鲜交易市场时,陈鉴文立马带领边防战士加入到卸货的工人当中。烈日炎炎之下,边防官兵们很快就大汗淋漓,但没有停下手里的活计。
“边防官兵就如同我们的家人一样,总是及时帮助我们排忧解难。”船长游先生告诉记者,今年2月10日下午,台轮“丹鼎壹号”因故比预计时间晚了2个多小时靠岸,船上的海鲜冻品因高温冰块融化可能面临变质,边防官兵在炎炎烈日下历经两小时帮助台胞抢卸货物,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海上航行,我们经常要与恶劣的天气、汹涌的海浪、肆虐的台风做斗争。但是我们不怕,因为有事只需一个电话,边防官兵总是会及时出现。”游先生的话里话外总是充满了对南安石井边防工作站的溢美之词。
临近采访结束时,记者来到设置在岸边的集装箱式“台轮台胞一站式服务中心”看到,该中心外墙介绍郑成功英雄事迹,突出成功故里特色;中心内墙以台湾101大厦为主背景,让台湾同胞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内墙中间位置设立对台服务“成功”品牌室内宣传板,全方位展现对台服务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
此外,该中心还划出休闲区和阅读区两个区域,为台胞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交流和读书看报的场所。而设立在中心门口的“对台服务一键通”、“纳谏信使”智能信箱,让台胞能够随时与边防官兵第一时间取得联系,得到最优质、最贴心的服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