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南安民间高甲戏剧团新编大型戏《郑成功》昨日首演

2015-07-11 09:16 来源:闽南网 0
该剧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加入多个女性角色,更注重描绘人物心理变化

  闽南网7月11日讯 不是史书上任人想象的文字,也不是高高在上没有温度的雕塑,而是有血有肉的“郑成功”站在观众面前。昨天晚上,由南安市民间高甲戏剧团新编的大型戏《郑成功》在泉州高甲剧团剧场举行首演。团长张芳颂介绍,该剧投入超过百万元,邀请广州的国家一级编剧梁郁南执笔,他协助创作并指导排演。该剧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加入了些许戏剧性的元素和舞台创新,令观众看到几欲落泪。今后将有机会到各地演出。

剧中郑成功“焚青衣”一幕

剧中郑成功“焚青衣”一幕

  “焚青衣”压轴 展现英雄心路

  郑成功父亲郑芝龙降清,最后通过他人之口喟叹:“早知这样,不如当时拼一场!”而郑成功则用最后一幕“焚青衣”,完成从书生到英雄的转身……两个半小时的新戏,不少观众说,印象最深刻的是对郑氏父子心理变化过程的描绘。

  戏剧背景发生在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场景涉及郑成功老家南安石井码头、南明宫殿等。讲述了郑成功被赐国姓、背父报国等妇孺皆知的故事。不仅如此,戏剧还突出了清廷如何威逼利诱郑芝龙的细节,表现朝代更迭下臣子的艰难抉择。

  今年年初举办的剧本评审会上,国家一级编剧王仁杰建议,历史上郑成功“焚青衣”是其重要的心理转折点。青衣是书生的着装,“焚青衣”代表正式弃笔从戎,这个细节应该加入。在此次首演中,“焚青衣”果然作为压轴的一幕出现在舞台之上。

  年轻观众陈女士是个戏剧迷,她说,此前就知道见龙亭小区有个郑成功“焚青衣处”,看完戏剧后,对史迹和背后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合理想象 加入多个女性角色

  高甲戏《郑成功》不是一部“纯爷们”的戏。除了郑成功母亲田川氏外,戏里还出现了为抗清筹款而卖身的女子如花、在台南受倭寇之扰而落水的海云妹妹,以及正直明理的郑成功奶奶等多个女性形象。南安市民间高甲戏剧团团长张芳颂表示,这是为了让戏更好看而进行了合理想象。

  其中,郑成功母亲田川氏的出场和离开颇有特色。出场时,为契合田川氏东瀛名媛的身份,选用了缓慢轻盈的日本民歌《樱花》作为舞台背景音乐,田川氏与侍女也都着有日本风情元素的服装。而在她受辱自尽时,郑成功抱起母亲,空中缓缓下起樱花花瓣雨,接着幕布后方下起了漫天大雨,用特殊的舞台布景烘托郑成功内心的失望。(海都记者 吴月芳 田米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南安百年古厝第5次被盗 后人很担心古厝被偷空(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