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瘾君子重生之路:戒毒是一场持久战

2015-07-01 09:47 来源:南安商报 0

  “一次吸毒,十年戒毒。”这句话,在戒毒圈子中口口相传。

  昨日,本报“记者调查”关注瘾君子的“毁”与“悔”,引起广泛关注,如何让吸毒者摆脱毒瘾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谈话制度和尿检制度是社区戒毒重要组成部分。

  戒毒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各方力量的帮助。与其他城市一样,毒品问题也是南安的公共问题,目前南安籍吸毒在册人员达1000多名。2012年,南安禁毒部门抓获吸毒人员200多人,2013年抓获400多人,2014年抓获600多人,今年1-5月份就抓获400多人,逐年呈现上升趋势。

  “没有人吸毒,毒品就没有市场,禁戒一定要相结合。”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指导员陈祖勋说,吸毒-戒毒-复吸,这样的轮回,一直折磨着大多数瘾君子。让吸毒者戒掉毒瘾,除了吸毒者自身努力外,还需要社会更多的关心爱护,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对未来有期待。               

    【成功样本】与外界隔绝半年 吃泻药控制毒瘾

  诗山28岁的小林一直很不愿意谈起在深圳的经历,他认为那是不光彩的过去。

  10年前,小林只身到深圳打工,认识了一群同样年轻爱玩的兄弟。工作之余,他们会出入KTV等娱乐场所,灯红酒绿的环境,动感的音乐会让他莫名的兴奋。

  在这样的环境下,小林接触到了毒品。“一次,有个兄弟拿出了一根烟,一副很舒服的样子,还向我们推荐。”小林以为是普通的香烟,也就跟着吸了起来。

  “感觉轻飘飘的。”没多久,小林发现自己上瘾了。

  一个人漂泊在外,小林在上瘾后深陷其中。“每次吸毒后,都很憎恨自己,也在心里暗下决心要戒毒,但总是抵御不了诱惑。”小林说,一染上毒品,想靠自己戒掉真的很难。

  过了4年,小林吸毒的事被家人知道了,家人让他立刻回家戒毒。“我一回到家,就被关起来了。”小林说,戒毒那段日子真的很苦,手机被扣,所有联系电话都给删除了。那半年里,小林与外界完全隔绝。

  戒毒期间,实在控制不住时,小林就喝点美沙酮,还不断吃泻药。“吃了泻药后,全身软趴趴,也不会再想毒品这种东西了。”最终,小林在家人的照顾下,成功戒毒了。

  “戒毒成功后,身体也健康了许多。”如今,小林在诗山一家企业工作,过着正常的生活。

  记者采访发现,多数戒毒成功人员并不想让人知道他的过往经历,经常避而不谈,或者否认自己曾经吸过毒。

  小林深有体会地说,吸毒并不是光彩的事,一旦被知道你吸毒,朋友、亲戚都会提防着你,吸毒总是跟艾滋病、盗窃等联系在一起。有时候,他觉得吸毒就像一个人永远无法洗去的污点。所以,他平时也不愿意想起过去的事情。

    【社会关爱】莫让排斥心理 令吸毒者更加孤独

  相信凡亲属中有吸毒者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这个家便不成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坏着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严重境地。同时,还会引发抢劫、偷盗、诈骗、凶杀等各种各样的犯罪活动,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对每一个家庭和全社会的安定都是巨大威胁。

  “正因如此,社会上的人往往会出现排斥的心理,甚至把吸毒者与毒品本身画上等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吕新鹏告诉记者,很多人因为害怕和排斥心理,把远离吸毒者当作远离毒品一样。甚至把吸毒者当作社会异类、“恐怖分子”来冷待、漠视和排斥。

  而这样的排斥心理,往往成为吸毒者走向深渊的“助推器”。吕新鹏表示,大多数吸毒者染上毒瘾绝非本意,在发现问题之后可能也想改变,这类人若再遭到社会大众的排斥和孤立,可能会让他们产生孤独失败的感觉,从此在吸毒路上“破罐子破摔”,不再回头。

  为何决定戒毒的吸毒者会再次复吸呢?吕新鹏分析说,吸毒者对毒品有一种难以消除的精神依赖,在精神依赖的困扰下,很多吸毒者在戒毒过程中意志不够坚定,克服不了诱惑就会再度成为“瘾君子”。

  “如果正在戒毒的人遭受到家人和社会的排斥和漠视,可能会让他们更加无助,从而无法自拔越走越远。”吕新鹏说,面对吸毒者,我们应不再漠视,及时伸出援手,采取报警或其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吸毒者增加自我改变的力量,这才是正确对待吸毒者的方法。

  市公安局禁毒大队也建议,吸毒严重者或体弱者最好在专门的戒毒机构由医生给予治疗,否则不仅有痛苦还易发生意外。而目前戒毒治疗缺乏康复阶段与回归社会阶段,戒毒者一旦回到社会,复吸率极高,因此需要戒毒者有坚强的毅力。同时,要服从医院管理,配合医生治疗,合理进食,加强营养。

    【社区救助】交朋友谈心劝诫 帮助戒掉“心瘾”

  为解决吸毒人员的管控救助问题,2013年,我市禁毒委依托乡镇(街道)成立了26个社区戒毒康复管理站,并配备超过26名专兼职社工。社工每月定期给戒毒康复人员进行知识辅导、定期尿样检测、谈话教育劝诫、法律咨询援助等。

  辗转中,记者要到了溪美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的长期管理对象阿星的电话。

  昨日,记者打电话给阿星时,可以感受到阿星精神不错。他告诉记者,前两天,妻子为他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他现在正在医院看望妻子和孩子。说起过去,他也并不隐讳。阿星告诉记者,他已不再沾染毒品了,在安溪找了份工作,现在过得很幸福。

  去年9月,在群众的举报下,阿星在家吸食冰毒被民警抓获。之后,被移送溪美街道社区戒毒康复管理工作站管理。

  “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关心,不断开导,让我没有上瘾。”阿星说,在工作人员的劝导下,他将电话里“毒友”的号码全删了,每个月定期来尿检,到社区后就再也没吸过毒。

  26岁的黄建法是溪美街道社区戒毒康复管理工作站禁毒专职社工。他告诉记者,社区康复工作的成员主要由禁毒专职员工、社区民警、社区医务人员等共同组成。

  黄建法说,禁毒专职社工主要任务就是督促戒毒康复人员每月尿检、谈话、做家访等,掌握他们的生活情况以及情绪波动,预防复吸发生。

  “要想戒毒康复人员配合,首先要和他们成为朋友。”黄建法说,许多人刚进来都有抵触情绪,要想他们打开心扉,需要长期的沟通,从内心上去接纳吸毒人员,把他们当朋友,还要想办法,获得家属的支持和理解,并尊重他们的隐私。像阿星这种情况的,因为他本身吸毒并不久,如果好好沟通,戒毒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在南安各社区戒毒康复管理站,社工工资都不高,他们从事这份职业全凭爱心。

  小林是官桥镇社区戒毒康复管理站工作人员,2月初,他发现泗溪村一个社区康复对象没有按时复检。超过20通未接电话,小林决定到他家走一趟。

  “当时是农历年底,他家里人都在场,唯独少了那个社区康复对象。”小林说,家里人见工作人员到场,全都充满戒心,声称康复对象外出失联。

  “一趟找不到,我们跑三四趟,一趟花两三个小时,直到家人解除戒心为止。”小林说,要么电话不接、要么更换手机、要么直接失联,像这样的情况,对小林来说是家常便饭,但为了能让戒毒康复对象彻底康复,他觉得值。

    【禁毒行动】强化执法打击 重视宣传教育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禁毒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将禁毒工作列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陈祖勋告诉记者,历年来,我市禁毒部门除了强化执法打击、打零收戒工作之外,还重视宣传教育工作。

  据统计,去年,单在溪美、水头、官桥、石井、诗山等毒情较严重的乡镇(街道),禁毒部门就举办了禁毒图片巡回展12场,观众达2500多人,累计投放禁毒宣传气球15个,悬挂横幅标语128条。

  此外,南安还大力推进百城禁毒会战、网络会战专项行动,以打击社会面零包贩毒,娱乐场所吸贩毒,居民区、旅店、出租屋吸贩毒窝点为重点,狠狠打击毒品零包贩毒。据统计,今年1-5月,全市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80多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80多名,缴获各类毒品共计1000多克。

  针对吸毒人员面临的问题,陈祖勋说,戒毒的问题不是一个政府部门或组织能够解决的,应该加强家庭、社区的戒毒合作,还可以帮他们找一份正常的工作,让他们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给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尊重,这样才能帮助吸毒者彻底戒掉“心瘾”。

  吕新鹏也建议,社区、政府、学校都要加强预防吸毒的公益宣传教育,防患于未然,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坚决抵制毒品诱惑。也呼吁社会人士,对待吸毒者与其心存排斥袖手旁观,不如伸出援助之手,助其尽早脱离毒圈。(因涉及个人隐私,文中吸毒者均为化名)(记者 卓晓熹 林梅治 李想 见习记者 张亦弛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南安车辆斑马线前“车不让人” 将被罚款扣分
下一条:中国水暖城O2O平台正式启动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