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牛来袭开枪有讲究 路遇狂牛躲为上计
闽南网6月20日讯 6月15日,南安水头镇区,一只待宰公牛突然发狂,狂奔五公里连伤五人,最终被特警击毙。
狂牛发疯
去年6月,南安市区一头送宰的“缅甸牛”突然发狂,以牛角顶人,3名特警围剿13个小时,才将其击毙。
去年8月,一头野生母牛在晋江挣脱绳子后逃走,与民警对峙4个小时候,被5枪击毙。
今年2月,晋江东石一头进口牛发狂,同样是警方出动,11枪解决它。
海都记者梳理近年来的报道发现,狂牛伤人事件还真不少,几乎次次都靠警方出动,以击毙告终。
1
#说难题#
生擒的难度太大了
难道对付狂牛,除了击毙就别无他法吗?
晋江的颜师傅常常进牛送屠宰场,作为一名老手,面对受了惊的牛,依旧是束手无策。这种牛会用锋利的牛角顶撞,他们曾尝试多次靠近、套拉,却被牛的蛮劲给甩开,始终没法成功,无奈之余,也只好一路跟着狂牛,并伺机报警。其间,警察也试过用绳子套住牛脚,牛差点被绊倒,却因突然发狂,挣断绳子后冲向民警,传统的控牛法,根本无从下手。
本月15日,尽管南安水头派出所的民警沿途设卡,伺机降服发狂的牛,牛却只顾着一直奔跑,并冲向所有拦截在路上的人,想要讲道理,甚至徒手动粗,根本没有机会。
2
#谈原理#
狂牛通常是直线攻击
牛为何会突然狂性大发?
多年从事运输、转卖的牛商老林认为,周边环境的转变会给牛带来强烈刺激。另外,处于发情期的动物心态起伏比较大,尤其是雄性更容易被激怒。
泉州农业局总畜牧兽医师陈德利分析,牛出现发狂有四种致因,其一是受到惊吓;其二是没人照看;其三是处于发情期,脾气暴躁;其四是陌生环境下的应激反应。当然,雌性因为幼崽被抢夺、伤害也会发狂。
南安农海局畜牧科陈科长提到,疾病也可能成为致牛发狂的原因。陈科长说,牛主动攻击人的事件还是比较少的,但骑乘、拍打、拉拽却很有可能引起牛的反感,进而暴躁。所以,狂牛的攻击方式一般都是直线的,目的是剪除行进的障碍。
3
#揭个秘#
射牛,没那么简单
特警王志成是南安防暴中队的队长,三年来他击毙的狂牛已经有6头了。
对于狂牛,王志成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他说,射牛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击出的子弹为旋转状态,在子弹穿透后若遭遇硬物,如石头、墙壁等,可能会出现跳弹,所以射击前就要评估击杀效果。
射击前,王志成会有几个准备工作:其一,预判枪支的杀伤力够不够,是否足以令牛失去继续行动的能力,如现在警配的922式、微型冲锋枪足够应付;其二,现场是否具备开枪的条件,疏散现场围观;其三,不建议打头,因为警察不是狙击手,而且牛头骨比较硬,容易产生跳弹或者弹头从牛鼻中穿出,不足以控制牛。他建议,射击牛的胸颈部,破坏内脏致其失血后死亡。
王警官介绍,选择与牛正向的位置,更容易控制跳弹的方向,如果牛一旦发狂,会直接冲击过来,所以可选择在30至50米之间,寻找粗大树干、墙角作为掩体。“如果一击不中,这个距离还有第二枪的机会,应该说以自身为‘饵’,其一不会致使狂牛再伤害他人;其二,营造相对最好的射杀条件。”王志成说,只有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射击方法,正面迎击,其实也会害怕,但必须有必胜的信心。
4
#TA想说#
路遇狂牛躲为上计
6月15日,在南安水头街头射杀狂牛,“左眼神枪”黄泳辉警官的名声不胫而走。
他说,之所以选择射击牛的左眼,跟几年前第一次射牛的经历有关。当时,他使用的是54式手枪,因为一枪没打死,牛再次发狂,四处乱撞,速度非常快。他记得,那时候瞄准的位置就是脖子(心脏附近)。所以,当天在进行射击时,他最初的目标就是牛头,担心牛头太硬,就把黑白相间的牛眼当成了目标。
黄泳辉还建议,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最好还是把牛赶回牛圈,毕竟使用枪的机会太少了,而且调动如此多的车辆进行围追堵截,有些时候也并不现实。普通市民路遇狂牛怎么办?黄警官建议,首先要想到报警,市民可以躲在车后、墙后,直至确认安全。
1
寻找牢固的掩体
疏散现场围观群众
2
警配的922式、微型冲锋枪足够应付
3
距离选择在30至50米之间
这个距离可以有开两枪机会
4
不建议打头,牛头骨比较硬容易产生流弹,子弹也容易从牛鼻穿出,不容易控制牛(海都记者 史国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