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泉州市2015年军地抗洪抢险救灾应急演练在南安市举行

2015-06-19 10:52 来源:南安商报 0

  昨日,泉州市2015年军地抗洪抢险救灾应急演练,在南安美林大桥下的西溪举行。泉州市副市长林万明、泉州军分区参谋长王永春、泉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傅春添,南安市副市长张瑞平等到场观摩指导。         

无人机首秀。

无人机首秀。

救援人员将“落水者”拖上岸。

救援人员将“落水者”拖上岸。

冲锋舟编队航行演练。

冲锋舟编队航行演练。

潜水救援打捞演练。

潜水救援打捞演练。

    演练12项内容 提高应变能力

  本次演练的背景是:受厄尔尼诺气候影响,晋江流域普降特大暴雨,由于降雨历时长、范围广、强度大,洪水来势猛,河道、山体及其周边险情不断。演练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检查各级各部门在抗洪抢险中的实战综合协调及突发灾害应对能力,不断提高各级指挥员的应变能力和强化防汛抗灾意识。

  当天共演练了12项内容,包括队伍集结、重大气象信息及重要汛情报告、涵洞管道探测检查、无人机巡查、转移受困群众、活饵救人、潜水救援打捞、搭建临时指挥所、应急保障设备操作与调试、冲锋舟编队航行、管涌应急处理、防洪筑堤排涝等。本次演练,承办单位是设在我市的泉州迅捷防汛抗旱服务有限公司。

    无人机首次参与 实时传输险情

  今年的抗洪抢险救灾应急演练,首次动用无人机参与。

  上午9时许,演练开始。和直升机起飞时扬起的飞尘、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不同,“小个子”无人机在人的操纵下,“脚步轻盈”地飞上了天空。在指挥部的电视上,无人机经过的地方——河流、山川、城市、农庄的地形地貌等实时可见。

  “有群众被困。”突然,无人机传来的画面上显示,被洪水包围的一个孤岛上,不时闪现着小红旗的身影。无人机接近观察,发现有5名群众正在挥舞旗帜,大声呼救。

  指挥部发现这一险情后,立刻命令救援人员前往营救。早已整装待发的救援人员,驾驶2艘冲锋舟向孤岛进发。在无人机的指引下,救援人员成功登上孤岛,将5名遇险群众救下。

    小机器人出动 为涵洞检查“身体健康”

  我市中小水库众多,如果遭遇连日暴雨袭击或者出现工程老化问题,他们的“身体健康”如何,直接关系到下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水库大坝、输水涵洞进行“健康体检”必不可少。

  但要对大坝、涵洞或钢管内部进行“体检”,受各方条件限制,人员难以做到。

  针对这个问题,泉州迅捷防汛抗旱服务有限公司的小机器人,开始在演练中首秀。只见这个高20厘米、长约40厘米的“钢铁小子”,迈着坚定的步伐,不时扭动身体,调整前进方向,慢慢钻入一根模拟涵洞的钢管内。机器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将涵洞内的情况,清晰地传输到显示屏上。

  “如发现哪个地方有‘嫌疑’,机器人还可以慢慢扭转身子,近距离观察可疑点的情况。”该公司负责人小郑说,这可以帮助相关专家了解涵洞是否有堵塞、淤积、裂缝、渗漏等情况,并实时传输探测影像,为专家会诊、研究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今年南安计划实施 107个宜居环境建设项目
下一条:本级扶贫开发重点村 南安今年确定6个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