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洪濑张家向从湖南长沙一路骑行回家(图)
一辆单车、一个背包……5月25日,洪濑57岁男子张家向从湖南长沙一路骑行回家,历时6天、行程1011公里,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红色路线之旅”。
张家向和他的两辆爱车。
昨日,在洪濑洪东社区,回到家的张家向拿了块毛巾,仔细给爱车擦拭。他告诉记者,他正准备下个月从成都到拉萨的骑行运动,而这距他上次骑行不过10天。
从长沙骑行回家完成“红色路线之旅”
昨日9时许,记者见到了张家向,黑瘦的脸庞、硬朗的身板儿,写满骑行的辛苦和欢乐。由于长年运动的缘故,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许多。
“很早之前,就想骑行走下红军路线。”张家向说,5月中旬,他受湖南好友邀请到长沙,这时,他惦念起没完成的“红色梦想”。说做就做,他让家人把单车托运到长沙,约了个车友,准备在5月25日骑行回洪濑。
因为早年当过兵的经历,张家向选择从湖南长沙到浏阳,经江西上栗、萍乡、井冈山、赣州、瑞金,到福建古田,最后回到南安洪濑的骑行路线,“我就想重走红色路线,亲身感受一下当年红军的不易。”张家向说。
“后来车友临时有事,只剩我一人。”张家向说,为了圆梦,当天他还是挥别好友,按原定计划出发。
简单的衣物、安全帽、小工具、手电筒……带上一些装备后,张家向踏上了旅途。
有辛酸有感动老区人民热情难忘怀
“虽然事先做足了功课,但旅途并非一帆风顺。”张家向说,第一天,他就遇上住宿问题。
原本,他准备骑行178公里,在萍乡安源区白竺乡休息。当天16时许,在安源区10多公里外的乡镇,热心村民告诉他,白竺乡及周边乡镇可能都没旅舍。而且要到白竺乡,需翻过一座山头,再骑10多公里,“到了目的地估计会很晚”。
张家向当时听从村民建议,返回安源区住了一晚。有了这次经历后,他之后4天的安排就清楚多了,都将落脚点定在县城。
困难远不止这些,5月26日,在永新县到井冈山的路上,遇上了大暴雨。为了不打乱计划,他没停下脚步,整整6公里接受暴雨洗礼,“除了头部,全身上下都湿透了。”张家向说,由于骑行时都是经过国道、县道、村道和山路,“有的路很难走,在井冈山至遂川公路,就遇到一段还没修的路,路上很多乱石,屁股和腰都被颠得很疼”。
虽然旅途遇到一些困难,但老区人民的热情让他难以忘怀。“记得有一次,我在井冈山附近买橘子,哪知对方硬是不收钱,还喊我注意安全,现在想想挺感动的。”老区人民的热情一点没变,“问路时,村民都很热情,说得很详细,会让我停下来,喝水吃水果。”
张家向说,有一次经过一个工地问路,工人停下来烧水泡茶。一听说他来自泉州,可高兴了,说自己去过泉州,两人拉起家常,还要留他吃饭。
“路上虽然遇到一些困难,会有点孤独,但沿途的美丽风景和热情的人们,让我感觉什么都是值得的。”张家向说,这次最大的感受是老区变化很大,建设很好,农村公路两边都是新房子。
脊椎压迫神经让他与骑行结下不解之缘
采访中,记者发现,张家向骑行时间并不长,与骑行结缘纯属偶然。
“2013年,我当时深受脊椎压迫神经之苦,一听说骑行对颈椎有好处,就决定试试。”张家向说,2012年6月,他加入洪濑单车队,就此开始骑行。
“我锻炼我健康,我骑车我快乐”这是他自创的口号,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倡导更多人热爱运动、热爱骑行。
“之所以爱上骑行,是为了圆一个心愿。我一直想到全国各地看看,感受各地的文化和特色。”这3年来,他每年都会出去远行一阵子,去过金门、湖南、江西,参加各种骑行比赛,加起来骑行快2万公里了,等于绕赤道半圈。
“我虽然不懂骑行,但看得出骑行带给他很多欢乐,所以家人都支持他。”张家向爱人黄梅芳说,2013年,张家向从金门骑行回来,右膝盖因常年跑步爬山导致半月板损伤,需要做手术。手术前,张家向的反应让她吃了一惊。
“他哭了,怕手术后不能骑行,很难过。”黄梅芳说,幸好医生说术后不会影响骑行。果然,膝盖养好后,他就每天骑单车锻炼,“拉都拉不住,骑行已成了他的习惯,只能多嘱咐他注意安全”。
这次“红色之旅”,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还骗家人说有同伴同行,但微信上一个人的自拍出卖了他,“知道他一个人骑行就放心不下,直到他回到家才安心。”黄梅芳说。
未来骑行规划他想到北京到西藏挑战自我
张家向说,自从爱上骑行后,他的脊椎毛病没了,身体各项指标很正常,骑行既锻炼身体,还能欣赏沿途风光。
对于往后骑行之旅,张家向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西藏是所有骑行者的梦想。”张家向说,他和洪濑单车队的队友打算下个月从成都骑行到拉萨,明年,他还计划了一条线路,从洪濑骑行去北京,“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骑行下去,挑战自己,也好好感受祖国的好风景”。
“骑行的意义,在骑行者自己心中。”张家向说,对有骑行计划的朋友,他建议出发前要锻炼身体,骑行中要保持平和心态,按制订好的计划和自身能力行动。
在装备方面,要带好地图、导航仪、修车工具、气筒、帐篷、睡袋、紧急用药等,随时保证携带足够一天的干粮和水。骑行头盔、骑行裤和手套能有效保护身体,颜色鲜艳的骑行服还有警示作用,让汽车司机很远就能看到。
南安悄然刮起骑行风
如今,每到傍晚或周末,总能在南安一些大街小巷见到猫着腰骑行的人。据了解,他们绝大部分并非专业自行车运动员,更多的是业余爱好者。而随着这一现象的逐渐普遍,也让人感受到骑行风在南安的逐渐流行。
“以前买自行车是为了出行方便,现在买是为了锻炼身体。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国内自行车爱好者的人数在逐年递增,从2012年开始我就喜欢上这个运动。”南安乐骑单车俱乐部黄晓东说,基本上每周至少两次约朋友一起出去骑行,晚上也会出去锻炼下。
黄晓东说,大约从2010年开始,骑行就逐渐在南安流行起来,现在溪美、洪濑、诗山、石井、水头等多个乡镇都有骑行俱乐部。
如今,在南安,购买自行车与专业装备的爱好者越来越多,很多人选择单车这种低碳环保、便利的交通工具出行,利用空闲时间骑行锻炼,小到十四五岁的学生,大到上了年纪的老人。(记者 何雪莲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