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南安芙蓉基金会:踏石留印爱心有痕

2015-05-27 10:10 来源:南安商报 0

  斗转星移,时代变迁,作为南安发扬新加坡侨领李光前精神的主要力量——芙蓉基金会,在变与不变之间不断前行着。

国专中心小学学生正在塑胶跑道跑步。据悉,该跑道是由芙蓉基金会捐资30万元修复的。

国专中心小学学生正在塑胶跑道跑步。据悉,该跑道是由芙蓉基金会捐资30万元修复的。

  翻阅基金会的公益账单《踏石留印》,每笔钱的使用清晰明了。自1991年12月成立以来,基金会公益善款不断刷新,截至去年12月已超3亿元。

  数字在变化,不变的是基金会热心慈善的情怀。如今,基金会慈善事业涵盖了教育、文化、医疗、交通、城乡公共工程、扶贫救济等8大类351个项目,建设168个工程,建筑面积达267983平方米,惠及梅山乃至整个南安。

兴建光前学村周边乡镇家长争着送孩子上学

  “加油!加油!”走在光前学村,耳畔传来阵阵加油声。原来,附近的国专中心小学学生正在上体育课,孩子在美丽的校园里奔跑着、嬉戏着,甚是快乐。

  这一切都离不开芙蓉基金会的支持。兴学办教、支持教育一直是芙蓉基金会最大的公益项目,公益账单里,仅用于扶助教育的资金就达13985万元,占全部公益支出的61.52%,兴办教育类项目157项,建设学校21所、兴建校舍104座,其中,光前学村建设项目还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

  如今的光前学村,由学校、医院、图书馆、美术馆等组成,已成为闽南地区兴学育才、造福桑梓的璀璨明珠。

  创办70多年来,这里走出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上至两院院士、科学家、著名企业家,下至各行各业精英。“光前学村的教学氛围浓厚,我们都想把孩子送到这里求学。”如今,很多周边乡镇家长或租房或买房,都想方设法把子女送到梅山就读。

投资文化事业小村庄也有国家一级图书馆

  1258.6万元投入文化事业,芙蓉基金会毫不吝啬。在其支持、影响下,图书馆、美术馆、青少年宫等一座座文化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

  “在芙蓉基金会的投入下,小村庄里也能有国家一级图书馆。”说起坐落于梅山蓉中村的李成智图书馆,村民李成阔很自豪。

  在蓉中村芙蓉溪畔,一座红褐色墙体、白色阳台装饰的3层楼房引人注目,这便是“李成智公众图书馆”,它是我省唯一一个设在农村的国家一级图书馆。

  走进图书馆,一派寂静,唯有书页翻动的声音,三三两两的老人正聚精会神地看书,几个放学的孩子捧着书走出图书馆……“我退休以后,几乎每天都到这里看书,想看什么书都有。”年过古稀的杨老先生笑着说。

  除了提高全民文化素养,芙蓉基金会还将目光投向了梅山医疗事业。

  走进杨梅山下的光前医院,环境清幽、秩序井然,各个科室医护人员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前来就诊的病人则有序地等候着。

  光前医院最开始只是设在国光中学的医疗室。1951年,医疗室扩建,正式成立“南安市私立国专医院”,当时医务人员仅17人。1999年,医院迁址更名为“泉州市光前医院”。建院64年来,光前医院日益壮大,成为南安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助力美丽乡村修桥造路改善出行

  “现在我们路过这里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看着修好的梅峰村洋湾桥,村民李和平高兴地说。

  “洋湾桥地处梅峰村与芸塘村交界处,是我们村民进出村子的必经之路。”梅峰村村支书李斯聪告诉记者,洋湾桥原本只有10米长、5.5米宽。由于桥窄弯大,不仅不利于通行,还经常发生交通事故,村民迫切希望洋湾桥能进行改造。

  “早在几年前我们就想扩建这座桥了,但因资金问题,项目一再搁浅。”李斯聪说,梅峰村村财收入几乎为零,2011年还被南安评为贫困帮扶村。

  得知修桥缺少资金后,今年年初芙蓉基金会拨出25万元支持洋湾桥改造。“如今桥面拓宽至9米,两辆车都能并排通行了。”李斯聪说。

  修桥造路、投资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芙蓉基金会慈善事业关注的领域越来越多,成立以来共投资1316.10万元用于改善交通,占公益支出的5.78%;去年还对芙蓉四村(竞丰村、蓉中村、蓉溪村、梅峰村)各资助25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给芙蓉四村1999名60岁以上老人发放敬老金,向老年协会捐赠活动经费,向442名残疾人发放慰问金。

尝试多种投资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李光前的慈善精神深深影响着后人,我们基金会会一直秉承着。”芙蓉基金会副理事长李深水说,无论是教育、医疗,还是道路建设、扶老助残,只要事关梅山、事关南安发展,他们都会积极参与。

  仅2010年到2015年,基金会就从收入中拨出2507.9万元直接用于公益慈善事业,占基金会收入的53.4%。

  “善款主要是靠海内外捐赠,但光靠捐赠是远远不够的。”在基金会创立之初,芙蓉基金会理事长李兆生就开始思考如何变依赖“输血”到积极自我“造血”。

  近年来,芙蓉基金会一边做慈善,一边尝试多种投资,通过投资水电站、开发经营性商住场所等方式创造增值性公益资产,目前基金会资产值达9717.4万元,共有经营性商住房30座。

  这些不仅为公益事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还极大增强了基金会的“造血”功能。20多年来,基金会所兴建的侨捐楼房,超过梅山历史上侨建工程总和,其持续时间之长、建造规模之大,在全国罕见。(记者 庄晓丽 唐莉洪 朱晨辉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临时川牌消防车来泉州送货撞死一名摩托车司机(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