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人大常委会委员七问法院“执行难”
“法院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老赖?”“市法院与政府信息有共享吗?”昨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24次会议,结合审议市法院关于执行工作情况报告进行了“执行难”专题询问,常委会委员将一连串有关“执行难”问题,“抛”给了市法院。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黄永俊、林建辉、张国进、陈文举出席会议,副市长薛建明、市法院院长李瑞阳列席会议。
一进入专题询问环节,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苏瑞谋首先发问:“老赖有哪几种类型,法院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
听到提问,市法院执行局局长谢清彬接过话筒“抢答”:从执行标的额来看,分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或是不主动申报财产等情况。对老赖,市法院定期向工商、房管公布失信名单,同时采取惩戒、批评教育、限制高消费等措施,情节严重者移送公安机关。
“政府与市法院信息共享吗?”谢清彬话音刚落,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黄碧山就接着发问。
市法院副院长郑碧宗表示:近年来,市法院通过信息化手段,借助人民银行的金融城域网、福建政务内网,实现与银行、公安、工商、国土、住建、民政、机场、铁路等联动单位的信息“点对点”对接,实时、远程查询被执行人身份、财产信息,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查控互助,构建了涵盖银行存款、房产、车辆、股权等的财产查控体系。
问题一个接一个,在询问环节快结束时,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刘国安提出了两个问题:“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对此,李瑞阳亮出一组数据:今年以来,执行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50%,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执行案件增多,加剧了案多人少的矛盾。“整个法院审判人员178名,法官仅有80多人,执行人员24人。目前,市法院面对日益增长的新案件与较多执行未果的旧案件的双重压力。南安仅旧案就有近2万件,平均每个法官手中都有近300多个案件等着处理。”
“未能找到高效的创新方式也影响了案件的执行。”李瑞阳坦言。
针对这些问题,李瑞阳表示,未来法院将创新执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12368短信平台、微博、微信等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执行力。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永俊认为,执行问题是法院工作的重点、难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级人大常委会都非常重视。他说,市法院要高度重视,强化执行力度,加大对老赖的打击力度;要整合资源,政府各部门应积极配合,扩大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要强化队伍建设,优化法院人员结构,为执行工作提供保障;要营造良好氛围,让社会各界都理解和支持法院执行工作,推进执行工作顺利开展。
在询问环节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直截了当,共随机提出7个问题,市法院相关负责人直面问题,近乎脱稿作答。
“针对这次会议,我们作了充分准备。”李瑞阳说,之前,他们已经收集了50多名人大代表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为了这场专题询问,市人大常委会也准备了近1个月。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深入市法院及诗山、梅山、英都、美林、水头法庭,先后召开6场座谈会,就“执行难”问题听取各法庭片区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共有20个乡镇(街道)的50多名代表参加座谈。同时,我们还走访了泉州仲裁委南安分会、正成功律师事务所等单位,掌握的材料比较客观。”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询问环节上,法院作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复。(记者 杨玉蕊 通讯员 洪省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