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南安革命烈士卓孝梅:反抗压迫追求光明 书生拿枪参加革命

2015-04-02 10:38 来源:南安商报 0

  翔云镇福庭村地处安南同三地交界处,地势险要。在这里,革命烈士卓孝梅为对抗国民党反动武装,扛起了枪加入革命队伍。

  反抗压迫参加革命第一个捐款买武器弹药

  卓长虹是卓孝梅的孙子,今年41岁。

  “爷爷卓孝梅牺牲的时候,我的父亲才5岁。”卓长虹说,长大后,他的父亲才从老一辈地下工作者口中了解到卓孝梅的事迹。

  “爷爷先后在私塾念了六七年书,是个小知识分子。”卓长虹说,据老一辈人讲,爷爷聪明好学,深得老师信赖,老师有事,他还可以代老师给学生上课,是个小老师。

  据了解,当年,卓孝梅家里经济条件还算过得去,他勤劳简朴,帮助家里种田,农闲时也当石匠。可在那个年代,伪保甲长、伪乡长们看得眼红,把他家当成一块肥肉虎视眈眈,将壮丁谷、钱粮谷、保甲费等各种苛捐杂税一股脑向他家摊派。

  有压迫的地方就有反抗。1948年,在中共翔云区委领导下,中共福庭支部成立了,随后开始开展地下活动。

  “当时,支部开展反征兵、反征粮、反征税的反‘三征’运动,卓孝梅全家,上至父母,下至两个弟弟,都踊跃参加革命,可以说是个革命家庭。”南安一中原校长、翔云镇老人协会前会长、今年92岁的梁土鲍说,当时党组织发动捐款购买武器弹药,卓孝梅第一个响应,他还跑到安溪龙门,向姑母借了一支步枪,自带武器参加抗征队。

  在炮楼站岗放哨带头追击敌人

  “爷爷做地下工作时,受命镇守福庭村,在炮楼里站岗放哨,防止适龄青年被抓去当壮丁。”昨日,卓长虹站在村道的高处,远远望着前方距离他家500多米处的一个山头说。

  记者看到,绿色的山头上有一处斑驳的灰白建筑物,这就是坑尾炮楼。可以想象,当时站在该炮楼上远眺,视野宽阔,有任何敌人进犯,山上值班放哨的人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爷爷牺牲的当天,就在炮楼上为村民放哨。”卓长虹说。

  1949年5月5日,伪县府派遣县自卫队的一个中队100多人,企图再次“围剿”福庭村,与地下游击队员发生了激战。当时,卓孝梅奉命镇守炮楼。

  “孝梅在炮楼上,看到那么多敌人进村,烧杀抢夺,无恶不作,心里又气又急。”福庭村91岁的老游击队员卓孝术说,当伪军被游击队员击溃四处逃跑时,卓孝梅大喊“冲啊,打倒这些害人虫”,带头率领游击队冲出炮楼追击。

  与敌人打游击战不幸头部中弹牺牲

  10多名游击队员一边追,一边与伪军激战,追到塔仔格山时,与正在逃跑的伪军大部队发生了激烈的枪战。

  “当时敌人太多了,我们就跟他们打游击战,打到晚上7点多。”卓孝术说,战斗中,卓孝梅不幸头部中弹,倒地牺牲,当时年仅30岁。

  记者在离福庭村部约1公里远的塔仔格山看到,笔直宽阔的村道穿插而过,完全想象不出这里曾经的战斗是怎样的惊心动魄和惨烈。

  如今,在福庭村科脚米粉架山北坡修建了烈士陵墓,是1953年当时南安县人民政府拨款修建的,用来纪念这位革命英烈。

  “每逢清明都会有很多学校师生过来祭扫。”卓长虹说,随着村里老一辈地下工作者陆续离去,村里对抗反动派的革命烈士故事已渐渐被遗忘,他希望,爷爷的革命故事可以一直流传下去。(记者 何雪莲 宋海林 通讯员 戴超坪 李馨怡)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浪漫樱花季人在花海中
下一条:1-3月南安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超48亿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