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南安15岁少年失踪5天后 在工厂附近“网吧”被找到

2015-03-06 21:14 来源:南安商报 0

  2月28日,住在官桥社庄村一陶瓷厂员工宿舍的15岁少年小友又不见了,这已是他半年来第三次失踪(详见本网昨日报道:南安15岁少年沉迷游戏半年三次失踪 母亲连续24小时寻子)。昨日上午,记者加入寻人队伍,终于在离小友家宿舍1000多米远的“网吧”,找到正在玩游戏的他。

  

  找到小友时,他正在游戏里“鏖战”。

  胡关菊连忙为小友做了碗面。

  孩子屡教不改,母亲胡关菊又气又忧。“老家是山区没电脑,我想把他送回去让外婆管。”思索再三,胡关菊作出了无奈的决定……

    记者加入寻人队伍 在“网吧”找到小友

  昨日上午,小友依然杳无音讯。眼见胡关菊一家越发着急,记者也加入了寻人队伍,打算再到工厂附近的网吧搜索一遍。

  “这里有上网的地方吗?”中午1时许,遍寻多家网吧无果后,记者决定到路边的宝德超市碰碰运气。

  “有,在后面。”收银员指向超市最隐蔽的地方。顺着手指方向,记者走到超市后面,又绕过一个走廊,看到了3个用木板隔成的小房间。

  推开最后一间房房门,记者看到,房间面积不到4平方米,却密密麻麻摆着9台电脑,一名15岁上下的少年正专注地玩着“QQ飞车”,对陌生人的到来浑然不觉。

  尽管天气寒冷,但少年只外穿一件棉开衫内着一件长T恤,脸色铁青,加上本就瘦小的身材,整个人显得异常单薄。

  “你认识小友吗?”听到记者询问,少年转过了头。“这不就是小友嘛!”记者心想,虽然少年头发比照片上的略长,但长相相差无几。

  “我叫小兴。”见记者询问,少年稍有迟疑。

  记者索性拿出寻人启事,“你认识这人吗?”

  “这……好像是我。”少年只好承认,他就是小友。

  在记者的带领下,小友到超市收银台结清了当天的上网费用。当天共花去11元,按照超市2.5元/小时的收费标准,记者找到小友前,他已经连续玩了4.4小时网游。

    他试过将钱拿去买零食 但看别人玩游戏又忍不住

  在车上,小友紧握双手,瑟瑟发抖,记者连忙打开暖气,暖和起来的他才慢慢敞开心扉。

  “午饭吃了吗?”记者问。小友轻轻摇了摇头。“会饿吗?”“想念妈妈做的炒饭、面条。”小友说,虽然离家多日,但他每天都会想起家人,想起放学后回到家,妈妈、姐姐就会煮好饭菜等着他。

  “我也想戒掉网瘾,但没成功。”小友告诉记者,此次离家前,他曾试过将钱拿去买零食,但经过网吧时,看到别人在玩游戏,他又忍不住跟着玩。

  “你想过回学校读书吗?”对这个问题,小友再次低下头不回答。但当记者问起是否想戒掉网瘾时,小友迅速抬起头,坚定地说“想”。

  不久,胡关菊和小友的姐夫杨武练赶来了。面对家人,小友愈加沉默。刚回到家,他打开电视,双眼无神地盯着看。

  “煮面给你吃好吗?”“要不喝粥?”“还是吃顿好的”……一听说小友还没吃午饭,胡关菊不断问他要吃什么,但小友只是一味摇头。

  尽管孩子不吭声,但胡关菊知道他的脾气,在宿舍里飞快支好餐桌后,她拿起面条、两个鸡蛋和炒锅就出门了。厂里的员工宿舍只允许开电磁炉,公用煤炉在另一栋房子里。

  母亲出门,宿舍里只留下小友、三姐以及大姐一家人。尽管大姐一双儿女在房间里玩得欢,但小友依然不吭声。

  “饿坏了吧?快把面条吃了。”没过多久,胡关菊端着一碗面回到宿舍。

  小友忸怩了一下,还是把面吃了。这是他离家5天后,第一次吃到母亲煮的面。

    失踪多天寄宿同学家 白天别人上学他去网吧

  小友找回来了,家人松了一口气,但他们仍旧不解,身无分文的他是如何度过这些天的。

  “在同学家睡,有时在他家吃饭,帮他玩游戏升级,他会给我钱,每星期给30多元。”小友告诉记者,这几天他寄宿在小学同学小明(化名)家。小明是他老乡,也是带他踏入网络世界的人。

  离家这几天,每天早上7时30分,小友就准时起床,在小明家吃完早饭后和他一起出门。在距离小明家不远的岔路口,两人分开,小明去上学,小友去上网。8时,小友到超市,交上10元费用后,钻进角落,全神贯注地玩起“QQ飞车”。12时许,随意吃上一碗泡面后,小友又投入到游戏中。一直到下午四五时,学校放学了,小友才回到小明家。因为上厕所会影响“练级”,他曾经一天最长8小时在网吧里度过。这就是近几天小友的生活。

  小友说,他虽然曾经连续玩了八九个小时,但不觉得累。小明父母不在家的时候,他就在小明家玩游戏,小明父母回家时,他就必须到网吧玩。

  “小明父母知道我这几天住在他家,但没问过我任何事。”小友说。

    【心理专家】治网瘾没有特效药 将到小友家探访“寻方”

  对于小友的情况,记者咨询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吕新鹏。

  “性格、学习压力、家庭等因素是导致小友沉迷网络的原因。”吕新鹏说,小友的性格内向,在遇到挫折时更易走弯路,而且小友是外来工子女,父母工作忙碌,也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心理变化等。

  “小友曾提到父母常吵架,导致其在家里无法完成作业。”吕新鹏说,有研究表明,这种逃离是孩子为停止家庭战争而无意识作出的一种带有自我牺牲心理的行为,同时也是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

  “孩子出现类似离家出走的行为,虽然问题出现在孩子身上,但家长更需要从自身反思,才能有效解决目前的困境。”吕新鹏认为,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关系融洽了,亲子关系会随之融洽。目前最主要的是,小友父母要更多地关注他的生活。

  “网瘾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治疗没有特效药。”吕新鹏建议,小友和父母需要同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机构进行辅导。

  对于小友的情况,吕新鹏很关注,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帮助小友和他家人。今天,本报记者将和吕新鹏一起到小友家,实地探访,寻找戒瘾方法。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南安以男子大白天精神萎靡 民警一查发现他吸毒
下一条:今后南安市法院审理案件时嫌疑人不再穿囚服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