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73岁林锦聪为村里捐建老年人活动中心、幼儿园等
闽南网2月5日讯 56岁开始创业,63岁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随后定居香港。7年前,他放弃优越生活,和老伴搬回南安诗山声东村老家,管起了“闲事”。
林锦聪说:“既然接过这份责任,就要扛到底。”
73岁的林锦聪,在村里很有威望。这些年,他为村里捐建老年人活动中心、幼儿园等。自2013年担任诗山镇老年人协会会长以来,不仅发动成立了老年人协会基金会,还建立了全省第一个维护老年人权利的镇级调解工作室。
日前,他获评“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远在香港的儿子,常嚷着让林锦聪去香港养老。可林锦聪仍“固执”地守在声东村。
56岁创业 7年后成全国劳模
年少时,林锦聪家境贫寒,曾在家务农过,后来则连任2届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开荒种果树,还曾担任诗山镇企业办主任。
儿子们长大后,开始创业,林锦聪前去帮忙,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在他年近六旬时,儿子们希望他能在家享享清福。没想到,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开始创业。
林锦聪还记得,那时他56岁,村里几个年轻人在江西做煤矿生意,快倒闭了,找他帮忙。后来,在他的投资下,企业越办越好,自己也当上了董事长。不久,企业拥有了3家工厂,成为江西抚州地区首屈一指的大企业。2005年,林锦聪还由此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
心系家乡 他回老家“管闲事”
事业成功,林锦聪没忘村里。曾在基层工作的他,深知村干部的不容易。2006年,看到村里的主干道坑坑洼洼,林锦聪二话不说,出资60余万元改善村主干道。此后,他还出资修建了村里的三化厕、整修运动场等。
2005年,一家人定居香港。3年后,他却和老伴回到了老家。“人老了就想回家,跟乡里乡亲的情分剪不断。”
当时,村里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很小,且是危房。为了让老人们有一个健身的场地,2010年,林锦聪独资兴建了1100多平方米的声东村老人活动中心,并成立“锦玉基金会”,用来资助村里贫困学子,改善办学条件。此后,他还投资200多万元兴建诗溪幼儿园,并创办诗社、南音社等。
出谋献策 首创镇级老年人人民调解室
2013年,林锦聪被选为诗山镇第八届老年人协会会长,正式当了“老人头”。
那时,老人协会资金不多,要举办活动,还得四处“化缘”。于是,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老年人协会基金会。他还发动儿子先捐了15万元,抛砖引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基金就达360万元。
去年4月,在他的提议下,诗山镇成立了全省首个镇级老年人人民调解工作室。刚成立不久,就成功调解了一起派出所都棘手的打人斗殴纠纷。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起涉老案件经老年人协会的调解,得到了解决。
许多老人家都有慢性病,林锦聪发现,上级部门难得组织一次的义诊,常常吸引很多人。于是,他发动退休医务人员,于去年10月成立诗山镇老年协会健康咨询处,每月定时定点免费给镇里的老人坐诊。(海都记者 陈丽娟 吕波 实习生 黄雅艺 通讯员 张成绩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