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完善120急救网络建设 覆盖全市年底投用
昨日,记者从南安市卫生局获悉,作为2014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120急救网络建设”,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届时,120急救网络将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开发区)。
现状 设备跟不上市民需求 救护车无法统一调度
昨日下午,记者在市120急救中心看到,系统监控大屏幕上,显示着整个南安市地图,以及一辆已安装定位系统的救护车位置信息。
“120急救中心挂靠在市医院,现有的设备、设施和救护车辆,已满足不了急救需求。”市医院副院长洪黎清说,各基层急救站点的救治水平、协调配合也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市民所拨打的120都是连接到市120急救中心。假设,有市民在码头镇发生车祸拨打120,市医院接到电话后,救护车赶赴现场一个来回需要1个多小时,由此可能耽误伤者的最佳治疗时间。
洪黎清说,市医院仅有4辆救护车,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而全市其他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有30多辆救护车,之前并不在120急救中心的调度指挥范围内。为此,建立一个120急救网络,可以对急救工作进行统一受理、分级负责、网络联动、协同配合,实现服务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指择信息化、管理科学化、反应快速化。
对策 构建三级急救网络 集中受理统一调度
根据医疗资源配置情况,目前全市已建立7个120急救站,分别在市医院、市中医院、海都医院、洪濑中心卫生院、泉州光前医院、南侨医院、英都中心卫生院,其他未设立急救站的乡镇卫生院将设立急救点。
当发生突发性、灾难性重大伤亡事故(件)时,就能形成120急救中心、急救站、急救点三级急救网络联动,组成一支强大的急救抢救专业队伍,由市120急救中心统一组织指挥、调度全市各急救力量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救援。
“8月,在泉三高速码头路段发生一起车祸,一辆中巴与一辆货车追尾,当时车上有15名伤员,市120急救中心接警后,立即指挥调度就近的南侨医院、市医院、市中医院的救护车,奔赴事发地点采取紧急医疗救援。”洪黎清说,伤情较重的市民先送往南侨医院救治,这为伤患争取了不少的救治时间。
洪黎清告诉记者,通过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功能,120指挥通信受理台目前可集中受理全市应急呼救任务,全市各急救站、急救点听从市120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
“现在,120急救网络建设就差把救护车纳入全市GPRS指挥系统。”洪黎清说,所有的救护车都需在岗在位待命,接到呼救或任务时迅速出动。纳入GPRS指挥系统后,在市120急救中心的监控大屏幕上,哪个急救站、急救点的救护车处于什么样的状态,都将一目了然,将杜绝个别乡镇卫生院有车不出救的现象。(记者 王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