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走进南安榕桥乡 偏僻小乡村出三位名人拥有诸多文物古迹

2014-09-12 15:39 来源:南安商报 0

3 一代宗师李卓吾

  很快,大家又来到了榕桥东北方的大雾山莲花坞,探索一代宗师李卓吾的生前旧迹。李贽,号卓吾,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主要著作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据《学前李氏分支家谱》介绍,林李二姓在榕桥是同宗。一始袓林闾“承藉前人蓄积之资,常表家客航泛海外诸国”。可见其是泉郡当时的大商人。族人累代与阿拉伯人通婚,李贽的身上就有阿拉伯人的血脉。因而他也较早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产生了许多激进的先进思想,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是影响中华五千年文化的82位名人之一,他的思想对世界都产生过影响。

  莲花坞花果飘香,在几棵百年樟树的掩映下,有座古朴的寺庙静立其中,清净空旷,禅音缭绕,这便是白云寺。寺的左侧轩房是李贽小时候的读书处,石埕右边是两层的僧人用房。李贽生于泉州,小时候经常到乡下叔父李章田家,游山玩水,帮做农活,熟悉农村生活。才12岁的他就在这里写下了《老农老圃论》。

  位于“虎橱山”西侧的是李贽纪念祠,纪念祠原为李氏家庙,1980年在海內外乡亲的热心赞助下,终建成李贽纪念祠。祠的中堂的楷书对联——“龙湖六籍文章艳,函谷千言道德新”格外显目,正堂中间则供奉着李贽的木质雕像,让后人可以瞻仰这位伟大的先人。

4 诺贝尔获得者李远哲

  不知不觉中,大家来到祥塘村。村头崭新的大楼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祥塘小学了。宽阔的操场上有两棵大榕树,枝繁叶茂,绿意盎然。这是1988年10月17日李远哲偕夫人吴锦丽亲手栽种的。他们同时还对学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学生们勤奋学习以回报社会。

  李远哲主要从事化学动态学、动态学、分子束及光化学方面的研究,198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不忘祖辈的他,不远千里来祥塘村探访李氏族人,拜谒李氏祖祠,并题词写下了“发扬祖先遗留的中原文化”的激昂字句。

5 石佛永立开化洞

  庇佑一方,开化洞外石佛像。

  庇佑一方,开化洞外石佛像。

  最后大家来到省级保护文物——“开化洞”。过了五星桥,就在乌山和火烧山之间,见到了这又名“石佛洞”、“飞鹅洞”的千年古洞。开化洞一洞三名,始建于宋朝年间,是研究宋代佛像石刻的重要文物。据史料记载:“道人陈大授于庆元间居邑鹅眼山,刻石为洞……”洞顶的释迦牟尼石像,通高五米,面部丰腴,两耳垂肩,眉目修长,左手掌托着金莲台于胸前,右手微垂,身披袈裟,两脚立于莲花座上,常年站在山上与日月同辉,保佑一方的平安。

  据林亚立介绍,村里的历代名人还有诸如浙江布政使李全台、易门知县李远禄、怀远将军李元等。一个偏僻的乡村竟然名人辈出!此次探访的古迹正说明了它文化的厚重。(记者 赖小玲 实习生 陈艺 通讯员 蔡永怀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南安梅山消防站投用 专门服务10余个北部乡镇
下一条:南安十岁女孩患恶性淋巴瘤 钱已够了期待小郑敏早日康复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