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南安青年画家黄瑾毅泉州举办个人油画展
今天是“文化之都·魅力南安”文化周的最后一天。在泉州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内,“武荣古韵”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写意家园”瑾毅油画作品展、“千年古郡,魅力南安”图片展继续展出。这些图片、油画静静地向前来参观的市民,诉说着南安独特的风景、民俗、传统技艺、传统艺术。
其中,在产业园拓文画廊内的“写意家园”瑾毅油画作品展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赏。这是来自水头镇文斗村的青年画家黄瑾毅的个人展,此次展出了他近3年来以闽南文化为题材创作的227幅精品力作,涵盖闽南特有的红砖厝、渔村、民俗等元素。
黄瑾毅向记者介绍《海岛渔村》。
80后画家踏遍山水创作500多幅作品
雪峰寺、九日山、蔡氏古民居、五塔岩、村口、田野……227幅作品中,黄瑾毅用色彩斑斓的油彩描绘了80多幅南安乡土风情。
“《故乡的云》是从我老家古厝屋顶上取的景。”画中,近处的屋顶、远处的青山、天上的白云都是他熟悉的、为之魂牵梦绕的故乡景色。
黄瑾毅,出生于1983年,他说,“《故乡的云》是我从天津美院油画研究生毕业后所作的”。
“这是我选择回归本真的开始。”黄瑾毅说,在探究到这条路前,他曾叛逆过、低迷过。
2005年,黄瑾毅在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班读大三时,就跑到北京宋庄租了间工作室,与画廊合作。
“那时,希望能尝试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黄瑾毅说,画最多的是当代油画,“表达更多的是一种意识形态。这条路在其他人看来,是新颖的,也是叛逆的”。
不到一年,黄瑾毅的创作遇到瓶颈,思考半年后才意识到,“画里传达的,只是一种形式,而非本真”。
于是,他选择回归传统油画,可他仍没找到他的“本真”。
毕业后,黄瑾毅回到南安,成了一名教师,他的创作也陷入低迷。后来,在大学导师袁文彬的建议下,他考取天津美院,师从孙建平。
研究生期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画画了”。黄瑾毅跟孙建平四处游历,他们的足迹遍布国内各地。
“孙老师教会我,一个画家应具备的态度,要有足够的积累和热爱。”黄瑾毅说。
2012年毕业时,黄瑾毅拒绝老师挽留,回到家乡,“我的根在闽南,我爱这里”。回到家乡后,黄瑾毅觉得眼前的一切是那么可爱,随处一景都可成画。两年里,黄瑾毅走遍闽南各地,没有一天停止过创作,共画了500多幅作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