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荣誉助力南安装备制造进一步抢滩高端市场
“拿来+创新”才是关键
“首台套”等国字号荣誉来之不易,其背后是南企在技术研发上的不懈努力和大量投入。
南安装备制造业协会会长、成功机床董事长周泗进对南企的技术研发模式最有话语权。
“福建发展机床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整合资源很重要,如果光靠自己的思路做产品、做市场,就显得太狭窄了。”面对省内整体机床行业困境,周泗进主张整合国内外的技术资源,自主创新,向欧美发达国家看齐。
在他看来,只靠“拿来主义”不可取,“拿来+创新”才是关键。周泗进介绍道,公司之前在研发一款新产品时就曾参照分析了国内外先进企业许多机床产品的优势结构,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产品设计更加严谨、美观。
傅志昌介绍,“首台套”的评定,要求产品的技术必须具有首创性,免托板则是该产品的最大优势。制砖生产线上,摆放成型砖的托板是最主要的耗材。但卓越鸿昌的免托板设备有一优势,一年下来可为企业省掉10万元左右的成本,还能提高2.5倍的产能。
免托板砖机系列生产线从研发到面世,历时近5年时间,傅志昌笑言,在建筑机械领域像卓越鸿昌能这么“沉得住气”的企业已经不多。“新产品一般推出的周期是3年,我们比别人多用了2年时间,就是希望能在吸收国外产品精华的同时,有所创新。”傅志昌说。
“‘首台套’是一个无限的荣誉,旨在激励企业在专用技术实现零的突破。对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个最好的产品标签,在市场拓展中,我们的产品将更具优势。”刚刚拿下“首台套”荣誉的闽机科技董事长蔡金泉表示。
向高端机械设备迈进
近10年来,南安机械装备产业在技术上取得了长足发展,完成了一系列核心技术的攻坚克难。
以成功机床为代表的南安机床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沉心技术研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突破。成功机床斩获“2013年重点新产品”的车床加工直径可达到6.3米,是国内大型立式车床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至今,南企在立式、卧式加工中心、大型数控立式车床、龙门磨床、龙门镗铣床、重型数控轧辊磨床等细分领域各领风骚,“南安制造”在浙江、福建等地市场占据绝对优势。
在和国际大牌机械企业的竞赛中,南安制造不乏亮色。2010年,宝钢集团就轧辊磨床的引进进行全球招标,达宇机床等3家国内企业和国外4家企业参与竞标,达宇机床最终凭借自主研发的数控系统以及领先国内的机械水平胜出。
“此前,轧辊磨床一直是外国人的天下,近几年我们自主研发核心的数控技术,生产出高磨削精度的轧辊磨床,在国企的竞标中和国外产品同台竞技,不落下风。”福建达宇重型机床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洪斌言不无自豪地说,在国货一直游离于国企采购清单之外的大环境下,南安制造能打入市场的前端,已是长足的进步。
“这些国字号荣誉,是南企从低端迈往高端路上的试金石,南安制造正在摆脱低端加工制造的角色,往高端机械技术研发迈进。”海特机械董事长刘海滨说。(记者 林超连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