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一体 三规合一 新型城镇化的南安探索
“新型城镇化”成为当下中国最热的词汇。如何让“新兴城镇化”变为真正的“新型城镇化”,从而成为支撑地区经济的强大引擎,这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能力与智慧。
今年,南安被省住建厅列为首批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城市,正在申报国家级“三规合一”试点。“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从物的城镇化转化到人的城镇化,通过结构优化实现集约发展,全面提升南安的城市整体功能。”市委书记黄南康提出了这样的发展思路。
南安产城联动重点项目之一的海联创业园,地处水头、石井两镇的海岸线,
连接晋江安海,位于厦门、泉州、南安半小时经济圈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本报记者 卓天然 摄
三规合一
官桥、水头、石井作为南安的南部滨海三镇,交通便捷,文化相通,以石材为主的产业空间连绵扩散,从而带动城镇互相融合,逐步形成了空间、经济联系密切的一体化现实。在南安的全市域总体规划中,它们被捆绑为南翼新城,将成为未来的“次经济中心”。
作出这样的决策,是基于南安的现实。
2013年,南安实现生产总值709.9亿元、公共财政总收入71.4亿元,居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第34位、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14位。
作为福建人口第一大县,截至2013年底,南安总人口151.67万人,城镇人口80.23万人。丘陵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73%,平原仅占全市用地的20.7%。
南安内部经济发展不均衡,南中北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南部是南安经济活动最为密集的地区,但至2009年,南部三镇建设用地已占总面积的13.18%,且用地总规模已接近2020年土地利用规划指标。
可以说,南安正面临着城镇空间分散、人多地少的困境。如何突围?南安提出建立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全域规划、提出规划实施的政策分区引导、构筑合理的生态公共安全体系、制定“三规协调”的综合规划方案、建立层级清晰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以及建立适应实际发展诉求的城镇空间整合思路。
在2011年启动的新一轮城乡规划中,“三规合一,三标统一”成为关键词。三规指国民经济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标指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坐标和总体土地利用指标。
此举的目的在于实现土地利用率的最大化,同时守住生态公共底线并确定城市增长边界。“在环境资源承载力的范围内,实现产业用地与城市用地的匹配,实现人口集聚对于产业的支撑。”市城乡规划局局长蔡清安解释道。
2013年底,几经论证的南安市南翼新城总体规划纲要基本完成,突破建制镇对于城市管理的局限性,下放三镇更多的自主管理权,以规划突破行政区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