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30个项目拓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
近日,我市出台了《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项目责任分解表》。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没有长篇累牍的叙述,而是直接以项目责任分解表的形式发布。通过对30个项目进行责任分解,让更多民企获得改革红利和政策实惠。
支持企业技术商业模式创新今年计划培育5家高新技术企业
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支持企业扩能改造、支持企业创新发展、鼓励民营企业进军海洋产业……细数30个配套改革项目,助推民企“二次创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成了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方面,我市今年将积极引进行业龙头民营企业,对新引进的总部企业给予开办补助、经营贡献奖励、规费减免或返还、人才奖励等优惠政策。同时,积极扶持本地龙头企业发展,对总部企业给予建设用地支持。
此外,积极支持企业扩能改造,对企业从南安市以外和南安市以内购买机械设备分别在500万元和100万元以上的,给予设备实际购置款1%和2.5%比例补助。
在推进企业创新方面,今年将全力推动企业加快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出台支持电子商务和工业设计发展优惠政策,促进工业企业依托网络、手机移动工具等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今年,南安将力争培育扶持5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新增4家泉州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
同时,还将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申报等培训,力争2014年计划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创新型企业5家、科技小巨人20家,实现新增3个企业通过泉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新增15项新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
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试行“先照后证”登记制
如何更好地在民综改革中方便民营企业、优化发展政务环境?今年,南安将继续大力推行行政审批创新,使政务在“瘦身”中不断提速提质增效。
为方便企业登记,今年,我市将试行“先照后证”登记制、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实行年度报告公示制、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放宽经营范围登记、试行外商投资企业“直接登记制”。
针对以往出现的审批前后环节互不衔接,全程时限长等弊端,今年还将推动阶段式网上并联审批工作,抓紧启动基建、用地、工商注册、房地产等“四大审批链条”,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审批环节、缩短办事时间、强化批后监督。同时,进一步清理规范我市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事项职能交叉,做到应减必减、能放则放。
此外,我市还将通过整合现有的“中国·南安”政务信息资源,依托市电子政务平台,推进文件证照电子化运用试点工作;大力推进涉企收费阳光公开,惠企减负政策阳光透明、涉企不合理负担阳光监督;今年内还计划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研究制定行政审批“负面清单”,将可办、不可办的事项清楚地告知民众。
开展沿海城镇产城联动试点2020年沿海三镇城镇化率75%
今年,南安将在官桥镇、水头镇、石井镇大力打造独具区域特色和示范效应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争取把沿海城镇产城联动纳入省级试点。
为做好沿海城镇产城联动建设,我市今年要完成11个规划项目。
目前,我市正积极对接泉州南翼新城总体规划,开展相关规划以及配套修编,形成体系较为完善的城市规划系列。
此外,积极推动沿海3镇的13个基础设施、9个城镇改造、18个产业平台和4个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力争项目进度高于市级重点项目投资进度。未来,通过统筹三镇一体化建设,力争至2020年沿海三镇城镇建成区面积81.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75%,成为全省产城联动示范区和联结厦漳泉大都市区的综合产业新城。(记者 唐莉洪 通讯员 傅灿标 陈鑫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