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南安眉山叶镇藩:用“山草覆盖法”种植铁观音

2014-06-03 11:09 来源:南安商报 0

  1981年,从部队退役的他便回到家乡承包土地,种过李树,种过毛蟹茶,2008年改种铁观音,虽然没有一手纯熟的制茶技术,却对茶园管理颇有心得,他就是南安眉山乡三凌茶场场长叶镇藩。他创新学习管理技术,机械化制茶,茶园生产的茶叶被称作“混香型”铁观音,受安溪、泉州、厦门等地的茶人喜欢。

叶镇藩

叶镇藩

承包土地引种毛蟹茶

  近日,记者来到了眉山乡三凌村,认识了这位带领全村人致富的茶场场长——叶镇藩。虽然两鬓早已斑白,但他那被岁月所晒黑的脸庞依旧带着真挚的笑容,热情好客的叶镇藩向记者讲述起他的茶叶史。

  1949年,叶镇藩出生于眉山乡的一个农民家庭,经济困难。记忆中,他与茶叶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10来岁的时候。“爷爷是做茶出身的,小时候我就跟着奶奶去采茶,感觉很好玩。”

  叶镇藩是家中的长子,为支撑起家庭,初中毕业后就到部队服役,做了多年的后勤工作。1981年,由于家庭原因,叶镇藩回到了乡里。“刚回来时我在工地上帮忙,后来被介绍到村里做茶叶加工。”

  当时的叶镇藩通过自己平日的观察总结,对管理工作颇有些心得。看到村里的责任田亏损,他便萌生自己承包经营土地的想法。1983年的一天,叶镇藩找到村支书,请求承包土地。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村里最终同意让他承包30亩的土地。

  拿到土地后,叶镇藩购买了2500棵树苗,种起了李树。但是这次大胆的尝试,并没有给他带来惊喜。“可能是水土不服,李树长势不好,也没结多少果子,亏损了很多。”这次失败让叶镇藩彻底放弃了李树。1988年,他改种闽南人日常饮品必备的茶叶。

  “我们村紧邻安溪,我就去找安溪人取经,学习怎么种茶树。”叶镇藩说,他种的是当时大多数人在喝的毛蟹茶,每天观察记录茶叶的生长,看报看电视寻找最新的农业种植方法。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第一次请师傅制作自家采摘的毛蟹茶,那清纯略厚的味道,清高的香气,至今仍记忆犹新。

  随着铁观音的流行,2008年,叶镇藩开始走上铁观音种植之路。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南安一女子桥边欲轻生 自称因压力大缓不过气
下一条:乌龙茶新国标6月22日起实施 铁观音分等级销售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