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东田镇76岁黄经济60年创作103首闽南歌谣
60年创作103首歌谣
据黄经济介绍,他的人生充满坎坷和艰辛。他3岁丧父,母亲一人支撑着一家五六口人。自己后来刚结婚没多久,发妻又不幸去世。无奈之下,黄经济到漳州做起了流动工人,开路、挖煤什么活都干。那年夏天,老黄跟其他工人一样,早上天还没亮就得起床干活,中午吃过午饭不能休息,要一直干活到天黑……
回来后,他把自己在漳州的经历记录下来,创作出《流动工歌》。“家中贫寒大坐挂,出外做工无快活,放落爸母走出外,甘愿做牛受拖磨,背起包袱共冷饭,离别亲人心头酸,含着目屎走出门,亲象利刀刈心肠……”已近耄耋之年的黄经济,依旧精神饱满,为记者现场展示了他的唱功。他说,他创作的歌谣最长的有5000多字,40多分钟才能唱完,最短的仅有28字。
这首说唱的《流动工歌》收录于《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这本书共有260首民歌,其中黄经济录入的有26首。在创作完《流动工歌》后,黄经济便一发不可收拾,据统计,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先后为他刊登了103首民歌。
创立“老人民间歌谣组合”
几十年来,他整理、补充、自创的闽南民谣有百余首,在当地小有名气。他就跟几个志同道合的老人,组成“老人民间歌谣组合”,唱他自己创作的歌谣。
“他唱的这些闽南歌谣都是来自日常生活,听到他唱这些会让我们想到过去,常常感动得直掉眼泪,有时候都不敢听,太悲伤了。”陈茶是黄经济的邻居,很喜欢听黄经济唱闽南歌谣,她还经常到黄经济家里听他唱。“我们都称他为‘民间歌手’。”
东田中学副校长黄云岩就是听黄经济的歌谣长大的,黄云岩说:“不管是老人小孩,都喜欢听老黄唱民间歌谣,念民间小调。他的这些歌谣都是每个时代的烙印,有很强的时代特点。”
黄经济说,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但他依然钟爱民间歌谣,“现在年轻人都喜欢听流行音乐,民间歌谣慢慢在消逝。只要有机会,我就会教别人唱,特别是小孩子。”(记者 杨玉蕊 通讯员 陈云婷 吴双龙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