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南安观山村挖掘古厝生态资源 唱响美丽乡村旋律

2013-11-04 15:34 来源:泉州晚报 0

村里的旧古厝翻建后焕然一新
村里的旧古厝翻建后焕然一新

皇旗尖生态茶园
皇旗尖生态茶园

番仔楼
番仔楼

  坐标定格于南安市眉山乡观山村,半山腰上,穿插其间的各式红砖古大厝,尤为吸引眼球。中式古大厝、南洋“番仔楼”、苏式“石印厝”……坐拥20余处古大厝,使观山村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古厝村”。近日,记者一行驱车来到观山村,感受这座“古厝村”在“美丽乡村”建设大背景下唱响的美丽旋律。

主打“三茶”经济

打造美丽产业

  干净整洁的路面,红花绿叶相衬的美景……在观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点滴美丽俯拾皆是。“这离不开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热心帮扶。”驻村干部,眉山乡组织委员林钢表示。2011年,观山村被确定为南安市8个经济欠发达村之一,同时被确定为泉州市20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帮扶村之一。泉州市直机关工委和南安市委组织部积极选派干部进行帮扶,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借助外力的同时,观山村还积极“修练内功”。在眉山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观山村在“茶”上做起了文章,将茶叶、油茶、茶花“三茶”产业打造成本村的美丽产业。

  漫步于村内皇旗尖生态茶园,阵阵清香飘逸山头,一抹抹绿色缠满山腰,令人如痴如醉。“村里已经有5家这样的茶叶加工厂。”村支部书记李戊已介绍,茶叶加工厂的建立不仅为本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还为村民增加了创收渠道。同时,观山村还成立仙鹤油茶产业合作社,统一收购村民们生产的油茶,解除销售后顾之忧。

  在观山村,记者还发现一条独特的“风景线”: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种植着绿油油的茶花树。“全村共培育种植1万多株茶花,有10多个品种。”据林钢介绍,全村遍植茶花将带来的是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一方面可以美化环境,形成观山村的独特风景;另一方面,还可以卖给来游玩的游客。”。

  “三茶”产业的发展,鼓起了村民的“口袋”。据悉,共有人口1962人的观山村,去年人均收入已超过1万元。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水头安平桥头黑水发臭 环保部门:年内有望改观
下一条:国道324线水头段交通标线重新施划 迎接石博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