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妻儿治病 南安六旬翁勇走创业脱贫路

泉州晚报   2020-10-27 08:30

《脱贫户反哺社会 主动慰问困难老人》追踪

六旬翁勇走创业脱贫路

  23日,泉州晚报第六版报道了重阳节前夕,南安眉山乡高田村66岁的村民叶文发脱贫后反哺社会,主动慰问困难老人。不少读者被他的故事所打动,纷纷好奇他这些年来的生活和创业历程。

  近日,记者再次在高田村见到他。因今年种下的20亩百香果受少雨干旱影响而大部分枯死,此时他来不及感伤,赶紧将部分百香果清理出,重新种下火龙果,期待来年的收成。

叶文发(右)教导小儿子种植火龙果

  小儿子患有智力一级残疾,妻子因肾病无法干重活……曾是村里贫困户的他养过蜂和猪,收入不高。为了给妻儿治病,2016年,时年62岁的他再创业,种果树、办农场。虽然收成时好时坏,但他靠着乐观的精神和勤劳的双手撑起这个家,实现脱贫。

妻儿患病 一家人艰难前行

  叶文发的家是一座老旧石头房,四周环绕着山地和农田。记者见到他时,他穿着工装,风尘仆仆刚从果林回来。他26岁的小儿子见到记者一行,笑着打了招呼,接过村干部递给他的柚子,说道:“谢谢!”

  年轻时,叶文发曾是一名空军后勤兵。退伍后,他回到老家跑货运。上世纪80年代,他结婚成家。到了1994年,小儿子出生,没想到4个月大时被查出患有癫痫和智力疾病。夫妇俩为了抚养4个孩子长大,也为了给小儿子治病,四处打工赚钱,妻子甚至到外省帮亲戚照顾孩子。

  祸不单行,2016年,妻子因肾结石就医,家里东拼西凑花了好几万元给她做手术。术后复查发现,她的一个肾已经完全坏死,另一个肾暂时保留。医生叮嘱,不能干重活、过于劳累,一感到疼痛要立刻就医。为了保住仅剩的一个肾,她只好回家休息。

重新出发 获精准扶贫助力

  妻子回家后也没闲着,煮饭、做家务、喂鸡鸭……只是每天都必须服药控制病情。让夫妇俩最心疼的是小儿子,他的癫痫时不时发作。“每到气候变热或变凉的前一天,就要发病一次。每次发病全身僵硬,因镇静剂已注射多次,身体产生抗药性,药量超标都不一定控制得住。”叶文发说,过去儿子发病时,他会叫村医来打镇静剂,后来他在家备着药,自己给儿子打。谁知,今年9月的一次,儿子再次发病,结果夫妇俩手足无措,只好叫救护车送到医院急救。

  在省外务工的大儿子和两个女儿家庭也都不宽裕,为了照顾妻儿和这个家,已年过六旬的他决定再出发。创业前,他养了多年的蜂,还养了猪,但收益不高。“村里帮忙流转土地,盘活荒地,支持、鼓励他种植经济作物。”高田村党支部书记叶煌森介绍,受惠于精准扶贫政策,叶文发获得1.1万元房屋修缮补贴用于改善住房,并从去年开始每年领取5000元产业帮扶资金。

“多栖”发展 办农场耐心经营

  2016年,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叶文发从小规模做起,渐渐扩大规模,还申请了小额贷款,发展到如今的“多栖”种植养殖——60多箱、每箱上万只蜜蜂,百香果、火龙果、雪橙、柠檬、石榴等果树,七八亩鱼塘,淡水龙虾池……他也没有盲目种植养殖,而是到永春等地参观学习,了解种植技术和市场变化,“每一种都试种一下,种得好再大面积种植。”

  经过这几年的经营,去年农场开始有收成,丰收的百香果不仅品相好,口感也好,其他作物也获得市场好评。虽然种植期间也遇到诸多挫折,如今年百香果遭遇干旱歉收,但想到患病的妻儿,他并未放弃,而是积极想办法弥补。

  结束采访时,他带上小儿子来到山上的火龙果林,手把手教他如何松土,教导他火龙果的生长过程。他说,做农业需要耐心,虽然仍有不少贷款未还清,但相信坚持做下去,把品质做好,一定会有好的收成。(记者 陈灵 黄耿煌 通讯员 石倩雯 文/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