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调解“3+N”南安模式联调体系 福建首个联调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推广
“《南安市联合调解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矛盾纠纷全受理、全流转、全调处、全反馈这么一个平台……”5月12日,南安市石井镇召开联合调解信息管理系统App推广运用培训会,邀请南安市局调解科科长李志乾前来授课。会上,李志乾运用PPT、小视频等对联调App的使用等有关问题进行培训、说明。
记者从南安市联合调解中心获悉,由南安自主开发,福建首个服务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已经正式运行,现面向全市26个乡镇(街道)以及各市直单位全面推广使用。
联调App操作简单易懂
打开联调App登录账号,记者看到,界面上能看到已经登记的南安市调解案件总数、正在调处的案件数,以及调解成功和失败的案例。界面下方有纠纷登记按钮,调解员可在纠纷登记中将自己的调解案件信息上传。该系统还兼具案件预警、动态交流、业务培训、任务通知等功能,能实时跟踪案件调处情况、推送典型调解案例、开展调解业务培训。
“界面操作非常简单,很多内容如对接类别、纠纷类别都是点选相关选项就可以,调解过程录入和平时用文档记录案例一样。”南安市联调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志远介绍,联调App操作界面简单易懂,调解员如果在手机上操作不习惯,还可登录电脑PC端进行操作。
“许多调解员在调解时都需要用本子记录笔记,有些调解工作可能需要多次调解,时间比较长,每一次调解后进行记录就很重要了。这时候只需要打开App,在待办事项内就能随时录入,并随时查看案件进展。”李志远表示,相关管理人员也能随时通过App了解案件的进展,对案件进行追踪,确保案件有人在办,有人监督。
“App更大的作用是对全市调解案件进行汇总、归类。”联调中心工作人员陈育灵说,只需要一键导出,就能清晰得到案件类别、总数、地点、时间等信息的汇总表。以前每次统计信息,都需要通知到乡镇,乡镇再搜集村里的调解案件信息,26个乡镇(街道)需要四五天才能全部汇总,“以前经常会出现不准确、不清晰、漏报的情况,有了App就不会了。”
据悉,联调App是基于全市矛盾纠纷信息化管理而专门设计、开发的专业管理平台。通过电子技术实现全市各领域、各类型矛盾纠纷的全受理、全流转、全调处、全反馈。目前南安市镇两级有108名专职调解员,目前已经在联调App录入今年的调解案件1079件,近期正在进行2020年全部案件录入工作。
案件可流转部门可协同
“昨天接到检察院从联调App转来的一个案件,下午我就联系当事人了解纠纷情况及其诉求,并将调解情况录入App,很方便。”李志乾说道,8日上午他接到检察院转来的案件,当事人一方在对另一方讨债时,讨债人打伤了欠款人,经检察院查明后发现该案件适合调解,当事人双方也有调解意愿,在按法规办理手续后,案件就通过联调App流转到他手上。
“以前检察院的案件要进行调解,需要检察院将纸质材料送来,我这边再签回执。案件调解成功或失败后,再向检察院送案件调解情况反馈表,过程烦琐且拉长了时间。使用联调App后,检察院相关工作人员就可在App及时查看,无须等待。”李志乾表示。
据悉,联调App不只是面向调解员,各乡镇(街道)、市直有关单位都确定一名管理员以及经办人员,充分利用联调App的电子化优势,方便触发矛盾纠纷排查登记调处、疑难矛盾纠纷上下流转、调解过程多部门联合协同,实现全市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形成合力。
“部门可以向管理员申请流转案件到更合适的部门进行办理,也可以向国土所、市场监督管理所、镇村等相关部门发出协同调解。”李志远表示,联调App的研发推广,更是进一步构筑“3+N”南安模式联调体系,提高调解案件的办结成功率和办结效率,整合全市所有调解资源,高效化解矛盾纠纷,服务平安南安建设,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据悉,2019年全市调处矛盾纠纷5784件,同比上升11.5%,大调解工作社会效益初显,带动警情、访情、执行案件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南安市充分发挥12345平台便民服务功能,打通便民服务热线与联调App两个通道,实现了数据共享与市、镇、村联调联动。(通讯员 陈瑞萍 李贵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