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安将建千亩秸秆还田示范片
昨日,记者从南安市农业局获悉,《2017年南安市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近日发布。方案提出,将以耕地质量建设为重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耕地内在质量,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藏粮于地”,保障南安粮食安全。
方案指出,要推广多种形式秸秆还田技术。南安秸秆资源丰富,可以多种形式还田,包括作为牲畜饲料过腹还田、作为堆沤原料腐熟还田、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覆盖还田、秸秆作为沼气原料发酵后还田和作为食用菌生产原料后还田等。要采取措施禁止农作物秸秆直接焚烧入田,并切实解决具体技术问题。
今年南安将建立秸秆还田示范面积约1000亩。其中,建立玉米、马铃薯秸秆还田示范片2个、面积350亩,由“南安市康美培兴大棚蔬菜基地(面积250亩)”和“南安市乐峰镇大发林家庭农场(面积100亩)”承担;建立稻草秸秆还田示范片2个、面积200亩,由“南安市圆梦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南安市东联科技示范场”承担,面积各100亩;组织社会化购买服务,利用稻草还田500亩左右。尚未列入项目承担单位的乡镇(街道)结合本区域实际,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等改土培肥技术。
方案还指出,将进一步推进商品有机肥应用,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实现有机无机相结合,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耕地质量。
“2017年我市被列入省级商品有机肥示范推广项目县,示范推广任务1.2万亩,辐射带动2.1万亩。”市农业局工作人员表示,各地要广泛宣传发动,组织符合条件的农业种植经营实体和种植大户使用商品有机肥,享受政府财政补贴政策。
此外,2017年耕地质量监测网建设将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做好南安4个省市三级耕地质量监测点网络建设,今年新增市级耕地质量监测点1个。(记者 黄伟励 通讯员 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