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农订会为何选在南安举办?

海丝商报   2017-09-11 10:15

2008年9月6日-7日,首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在福建闽台农产品市场举行。卓天然摄

­  自2008年以来,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九届。十年来,“农订会”以“两岸携手、以农为媒、共享商机、互利双赢”为主题,以高规格、高标准、求实效、专业化为办展思路,专业化程度不断升级、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海峡西岸服务两岸农业发展大计的重要平台之一。今年9月17日至19日,第十届“农订会”将在南安·福建成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即日起,本报推出专栏《南安跨越十年“农订会”结硕果》,全面梳理前九届“农订会”的发展成就,助力第十届盛会谱写海峡两岸农业新篇章。

­  2008年9月6日-7日,首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以下简称“农订会”)在南安市石井镇福建闽台农产品市场成功举办。此次展会共设标准展位420个,参展农产品数十种,现场销售1680多万元,共签订了合作项目、购销合同21个,总签约金额达19.6亿元,实现完美亮相。

­  首届“农订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两岸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展会的背后又藏着什么故事呢?记者进行了走访,还原当时的盛况。

­  【三大优势】展会最终落户南安

­  据了解,“农订会”是为贯彻国家商务部“支持海西建设31条意见”精神而举办的一次盛会,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广。那么,这个高规格展会为何选在石井镇举办?

­  “早在2005年,相关部门就在福建省调研,探寻与台湾农业的进一步交流合作。2007年商务部领导到石井镇闽台农产品市场调研,看中了这里独有的三大优势。”南安市闽台农产品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世哲说,这三大优势分别是五缘优势、口岸优势和市场优势。

­  南安与台湾一衣带水,石井镇又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两地“五缘”深厚,根相连、习相近、情相亲。“郑成功纪念馆、郑成功文化碑林、开台圣王殿等景点,是郑成功史迹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台胞到此祭拜、旅游、商贸考察达3万余人次。”王世哲表示,人文地理的优势,助推南台合作交流的深入。

­  石井港与金门航程仅14海里,南安又建成了对台交流三条通道——泉金客运直航、货运直航、对台小额贸易,建立石井台胞接待站,两地人员、船舶来往日益频繁。“独有的口岸优势,是其他地区难以复制的。”王世哲说。

­  从2001年9月起,南安启动闽台农产品市场建设,2006年一期完工,为开办展会提供了优越的场地。“在当时,该市场享有对台小额贸易、对‘金澎马’直接贸易往来及相关经营权,是海峡两岸层次最高的对台农产品交易平台、海峡西岸规模最大的对台农产品集散中心。”王世哲说。

­  据统计,闽台农产品市场开办以来,累计实现对台往来货物运输4700多航次,货物总量达180多万吨,贸易金额达20多亿元人民币,成为泉州地区对台农产品贸易合作交流的中心与物流基地。

­  2007年商务部在《关于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意见》中提出,每年推动在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举办一次台湾地区农产品采购订货会。从此,“农订会”正式落户南安。

­  【精心筹备】参展参会客商达3000多人

­  展会时间为何定在9月份?王世哲告诉记者,8月休渔期刚结束,9月前后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时间在中秋、国庆假期前后。所以,经过综合评估,选定9月份。

­  “筹备首届‘农订会’时,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大到承办台湾地区招商、协调台商企业参展工作,小到布馆的格局、颜色、标签等细节,都是提前大半年就开始筹备。”王世哲说。

­  2008年,泉州市专门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展销展示组、项目洽谈组、宣传组、后勤接待组、安全保卫组等“一室五组”。南安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分阶段、定时间召开各筹备工作小组汇报会,听取各工作小组汇报筹备工作进展情况;组织各工作小组到闽台农产品市场进行现场督促检查,及时补缺补漏,抓好各项筹备工作的落实。

­  当年,组委会通过多种渠道共发出邀请函1000份,邀请了来自台湾的15个(市、县)各级农会(省农会、县市农会、乡农会)、农业协会、农业组织代表,农业企业代表、基层农业产销组织代表以及在大陆的台资农业企业代表、全国各地的台商协会代表400多人。加上大陆的广东、安徽、甘肃、山东等省市的300多家涉农企业,邀请到会的台商及大陆参展、参会客商人数达3000多人。

­  首届“农订会”设有420个标准展位,其中台湾农业主题馆设置120多个标准展位。“这是当年大陆举办农产品专项展洽活动以来,台湾企业参展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王世哲表示,开幕式上,国家商务部还授予“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为大陆第一个“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

­  【广受好评】两岸产业农业互利共赢

­  据悉,首届“农订会”集展示、洽谈以及研讨交流三大平台为一体,一方面通过对台湾农业高新技术和农产品的展示,为台湾农业技术及农产品的宣传推广提供广阔平台。另一方面两岸农业加工技术、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在闽台农产品市场展馆同台展出、相映生辉。

­  “两岸地缘相近、农业形态相似,台湾在品种改良、种植养殖等技术与生产组织、管理方面水平领先,但成本高、市场有限。大陆土地、物种、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但投入不足,组织管理水平偏低。”王世哲认为,两岸农业各有优势,正好形成互补。

­  在参展台商张小姐看来,产品的新鲜、精细与生态一直是台湾农业努力的方向。“首届‘农订会’的举办,不仅是寻找商机的好平台,更是两岸农业思路对接的新机会,通过交流学习能为两岸农业带来更多新思维。”

­  参加首届“农订会”两岸农产品贸易研讨会的大陆专家认为,如果能将台湾先进的农业产业组织和营销模式与大陆丰富的资源条件、生产条件和市场相结合,可有力推动两岸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  在业界行家的眼里,首届“农订会”的成功举办,意味着两岸经贸合作有更广阔的前景。(记者 卓晓熹)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