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郑成功 南安还有这么一位英雄
5日,来自各地的1000多名林氏宗亲齐聚南安康美林贤陵园,祭拜“平台第一名将”、左都督、福建海坛总兵、太子少保林贤将军。
林贤墓前的石人石马。
人物简介
林贤(1653-1687年),字克希,号尊一,福建南安人。曾任福建海坛镇总兵,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随施琅收复台湾。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林贤病故,赠太子少保、御祭葬。墓在南安康美。
一般人一讲到康熙时期收复台湾之事,大多会提到名将施琅,却少有人谈及林贤。其实在平台战役中,林贤十分勇敢善战,一次其身中两箭,仍坚持指挥战斗,激战约三个小时,尽歼围攻之敌。平台回师后,康熙下诏书,论功加林贤世职,封荣禄大夫,正一品;其父、祖父、曾祖父均恩赠荣禄大夫,正一品,时称“四世一品”。
如今霞殿宗祠内有两副对联,赞扬了林贤父子的事迹。其一,霞灿东征立战功,让宝岛回归祖国;殿前受奖封宫保,护康熙巡视边疆。其二,季厚开基,华裔称贤,祖孙均一品;舆公徙籍,礽孙发达,父子府同开。林贤任海坛镇总兵时,曾在霞殿林氏祖籍地兴建大宗祠名昭格堂。
“这个传统我们已经延续了5年。”林贤史迹管理委员会成员林玉梗告诉记者,每年清明节前后,近千名林氏宗亲都会从晋江、石狮、南安等地赶来,祭拜祖先,场面十分壮观。“我们还将筹集资金,对林贤将军陵园进行修缮。”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康美福铁村与赤岭村交界的林贤陵园,只见林贤墓坐南朝北,平面呈“风”字形,面宽约50米、进深100米,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十分壮观。墓碑刻有“皇清海坛总兵、左都督、荣禄大夫加赠太子少保,林公暨一品夫人章氏封茔”字样,墓前置石雕祭台,五级墓坪。墓前一片开阔之地上,几尊已有数百年历史的石人、石马保存完整,十分威武。走近端详,一对“石人”高约3.3米,戴着头盔,身穿甲胄,炯炯有神,雕刻十分精致,旁边的石马同样披着马鞍、盔甲,神气十足。
“两旁原来立有完整的石翁仲、石马、石虎、石羊各1对,可惜后来一只虎、两只羊被盗。”当地村民说。
林玉梗介绍,林贤陵园建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原由当地林氏宗亲保护及管理,早前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后经南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批准,林氏贤达成立“林贤史迹管理委员会”,由林氏海内外宗亲捐资,对林贤陵园进行修缮保护。经过多方努力,林贤墓于2006年被列为福建省涉台文物,对研究闽台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实物资料,并被编入国家文物档案,收入档案馆存档。2013年初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我们已经花费400多万元建设山门、守墓屋、石狮柱子,重新雕刻了石虎、石羊,修缮墓地等。”林玉梗介绍,他们计划再花费300多万元重新修缮陵园,让海外游子有个思乡寄托,并将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们还计划将当年康熙皇帝亲自题的字雕刻成石碑,将通往陵园的水泥路硬化。”林玉梗说。(记者 赖香珠 李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