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初显成效
2015年初,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启动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拟用3年时间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体验,助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时间过去一年多,这项“行动计划”在南安市医院落地情况如何?近日,该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务科科长陈贤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医院从诊疗各个关键环节着手,力求为百姓提供更安全、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报记者苏清彬文/图
数字化管理让病人少跑腿少排队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去医院看病少不了排队。有时还会跑错地方,来回一折腾,半天时间没了,特别是等待时间较长的CT检查。近日,南安市民黄先生在南安市医院影像科候诊室看到摆放着两台影像自助打印机,显示屏上亮着自己的名字,他拿着一张条形码,在扫描仪下方一扫,一张拍片结果和检查报告就自动打印出来了。
“真的是太方便了,以前都要2个小时左右才能拿到报告,现在只要10多分钟。”黄先生言语中透露着兴奋。该院影像科主任吴小凯表示,今年初以来他们对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改掉了以往的窗口服务,患者排队等候现象明显少了,办事效率大大提高。而科室无形中也减轻了人力成本,腾出人员开展其他业务。
其实,缩短CT取片时间仅是该院让病人便捷就医的一个缩影。为了让患者少跑腿、少排队,市医院进一步优化诊区布局,挂号、缴费窗口分层设置,目前全院共有30多台自助服务设施,分布于各病区、各楼层,可提供查询、缴费、检验打印、结算等自助服务,窗口人流量明显宽松。
预约诊疗是改善医疗服务的重要手段。市医院通过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有效分流就诊患者。“目前我们可实现电话、现场、12320系统、自助终端机等多种形式和途径预约。特别是彩超和磁共振,已实施100%的预约。”陈贤庆表示,医院新开展的门诊预约手术,80%都是通过预约完成;新开展的血管通道护理门诊,可实现100%预约。
从源头上做到有效分流,在末端服务上也要便捷。为了解决报销问题,市医院新开设了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三保合一办理。在慢性病一体化管理方面,开设独立的特殊病种门诊,实行缴费、取药、报销一站式管理。陈贤庆表示,今后他们将加大力度、拓宽广度、推进深度、提升精度,用信息化手段融合医院管理与医疗服务,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管理效能,加快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
把生命放在第一位让患者及时得到救治
除了便捷就医,在诊疗技术方面,南安市医院各个科室也是全面升级,如骨科开展关节置换术、心内科开展食道调搏术、微创外科开展腔镜外科手术治疗等,让患者无需大老远跑到泉州、福州、厦门等地就诊。
“我们通过加入福建肝病医联体、厦漳泉儿科医联体,与泉州第一医院结成对口帮扶,以及把基层卫生院变成医联体协作单位等方式,实现医疗资源共享。”陈贤庆表示,他们还完成了远程会诊中心建设,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千里之外的专家一同把脉会诊,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前沿技术。
而在急诊服务方面,记者看到,呼吸机、全套气管插管设备、除颤器、心电监护等抢救设备一应俱全。医院还新购入新型急救车一辆,备足院前急救设备。“如今医院的120电话指挥系统可实时调度全市急救资源,120车可实现GPS定位,实时跟踪全市急救车辆位置。”陈贤庆表示,针对急需抢救的病人,市医院实行“先救治,后缴费”原则。对需要紧急救治,但无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确无力缴费的患者,开启“绿色通道”,保证先检查、用药,让无家属病人得到及时救治。即便是患者已康复出院,医院还会利用电话、短信、微信、电子邮件及门诊随访等多种形式,了解患者健康状况,指导患者按时复诊,并根据患者随访结果,及时改进医疗服务。
此外,南安市医院还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通过科室每月工休座谈会、专职人员电话随访、现场随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渠道收集患者意见和建议,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梳理,针对性采取改进措施,落实到具体责任科室及个人。
“我们将继续与上下级医院建立医联体,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陈贤庆透露,接下来,他们还将构建微信公众平台,实施手机端“健康APP”项目,通过下载安装APP,轻松实现检查、检验、体检报告自助查询,门诊、住院费用查询,预约挂号、健康评测、院内导航、微信支付等网上服务,方便群众进行就医咨询,提前安排就医计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