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向阳山夫即将上市的蔬菜被淹 福建首家残疾人合作社损失过百万
向阳乡山夫合作社的农场里,工人们正在修复被风摧毁的大棚。
向阳乡阳泊岭农场,山洪过后,工人们在花菜地里清除洪水夹带来的石块。
农民向来是靠天吃饭,如果老天不赏脸,该怎么办?向阳山夫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们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此次台风“莫兰蒂”暴虐向阳,山夫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损失惨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0多万元。社员们没有怨天尤地、消极以待,而是组织自救,清理田地、补种菜苗,生产生活正在一步步恢复中。
台风第二日打响恢复生产反击战
20日,记者来到向阳阳泊岭花菜基地,看见的是一番忙碌的景象,有人弯腰捡石头,有人挥舞锄头翻地,有人补种菜苗。
姚贤良是这个基地的负责人之一,他正忙着查看试验田里新品种南瓜藤的情况。姚贤良拨开根部的土,发现没有烂根,松了一口气。“新品种的南瓜个头虽不大,但口感好,十分受欢迎。”姚贤良说,之前几百斤的南瓜运到泉州售卖,不到一小时就被抢购一空,而且价格还不低。
不过在这个基地,花菜才是主角,但却因台风而“全军覆没”。15日的暴雨导致山体滑坡,土方石块直接流到花菜地里。“当天就想来抢救,但被乡里的干部拉住了。”姚贤良说,虽然第二天的雨势小了,但田地里一片狼藉。伤心难过之后,姚贤良就开始组织人手,打响恢复生产反击战。
阳泊岭花菜基地是今年才开辟的,姚贤良直言此次恢复生产要做的工作远比开辟时艰难。“开辟时只需将地里的树木、杂草清理掉。如今光捡冲到田里的石块就要耗费好几天的工夫。”姚贤良说,石块并不大,却非常多,一亩地能捡出2吨重的石块。
一边清理,一边补种,待停下忙碌的脚步,姚贤良想到自己的损失就非常心痛。“16亩的花菜再有十几天就能上市了,结果全被淹死了。”他算了一笔经济账,每亩地2600棵花菜,一棵花菜重达2斤多,由于上市早加上品质好,他们的花菜每斤批发价在3至4元之间,还有20亩的小苗也被淹死了,至少损失了24万元。
“顺利的话,是可以大赚一笔的。”姚贤良是一个山里的农夫,此次投入几乎花光了家底,却是血本无归。姚贤良给自己打气:“只有尽快恢复生产才能挽回损失。”
不等不靠外人帮不想让社员和客户失望
阳泊岭花菜基地只是山夫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三大基地之一。山夫合作社理事长林连生告诉记者,其实,卓厝蔬菜基地的损失更为严重。
然而当记者来到这里,发现除了一个被连根拔起的钢架大棚尚未重建,其他地方已经看不出台风肆虐的痕迹了,基本的生产设施也已重新做好。“几乎所有的大棚都受损,30多万棵花菜苗全部被淹。”林连生说。
台风的第二天,林连生就统计出3个基地直接经济损失达140万元,蔬菜成熟销售之后的间接损失就更大了。当时的林连生脑子里第一个想法不是能够获得多少赔偿,而是怎么鼓舞社员们的士气,恢复生产。
带上一些慰问品,林连生拜访了主要成员,谈得最多的是如何自救。“如今是全市受灾,我们不能等着政府来救灾,自己行动起来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林连生说,这次受灾让他想起了5年前,山夫生态农业合作社刚刚成立,它是福建省首家残疾人合作社,一群身残志坚的人聚在一起,自强不息是他们的精神。成立之初,向阳遭遇冰雹、暴雨等自然灾害,但他们一直都没有放弃。“我不想让信赖我的社员和客户们失望。”(记者 苏明明 李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