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募集近10万元 南安金秋助学金开始发放
“希望这些钱能帮你圆大学梦,希望你能感恩社会、孝顺母亲。”昨日,团市委、南安商报、洪濑镇网络志愿者联盟一起走进资助对象家中,为乐峰镇飞云村贫困学生彭良锦送去了4000元爱心助学款。彭良锦双手接过这笔爱心款,看着旁边被生活重担压了许久的母亲,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本报联合团市委、洪濑网络志愿者联盟发起金秋助学活动,线上线下同发力拟筹10万元帮28名贫困学子(详见本报8月16日2版报道)。目前,线下共募集到现金56038元,轻松筹募集到29440.85元,共计85478.85元,汇入“南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对公账户。此外有2对“一对一”资助,共14160元,由爱心人士直接汇入受资助学生账户。
当天下午,记者与团市委书记王胜蓝、洪濑镇网络志愿者来到彭良锦的家中。简易砖房、陈旧家具,但彭良锦和母亲彭桃对家里的情况已经很满意,“以前住的是破旧的土块房”。
21年前,彭良锦的父亲过世,母亲彭桃一手将彭良锦和3个女儿拉扯大。不识字的彭桃只能在家中料理田地,农闲时打小工,照顾一家人已是非常勉强和辛苦。
“良锦自小很爱读书,也很用功,他说想上大学。”彭桃说,她不识字,但知道只有读书才能让儿子走到外面的世界,就咬着牙,从彭良锦初中到高中,一路跟亲友借钱供孩子上学。
彭良锦很懂事,经常和母亲下地干活,帮做家务,不舍得多花一分钱。从家里到高中就读的侨光中学,需要到乐峰镇区搭班车,从飞云村到乐峰镇区这段路,他选择花一个小时走路,“妈妈赚钱很不容易,我提前1个多小时自己走过去,可以省下钱当生活费”。
“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很开心,可一想到学费还没着落,又很难过茫然。”彭良锦心里五味杂陈,他很想上大学,但是担心家里负担不起学费。
洪濑网络志愿者们得知后十分重视,入户走访后,将他确定为此次活动急需救助的贫困学子。
“可以上大学了,很开心,感谢那么多好心人帮助我。”彭良锦说,将来有能力时,他也会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把爱心传递下去。
接下来的2天,工作人员会陆续到其余的贫困学子家中发放助学金。(记者 何雪莲)
(募集资金明细详见“南安商报”微信公众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